分卷阅读45
是长十个胆子也不敢要啊,二位捕头明鉴,小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做那等贪赃枉法之事,那些货真的是小人光明正大买来的啊。” 商澜反问:“你如果不敢做贪赃枉法之事,又为何不让我们进库查验?” “这……”掌柜无法自圆其说。 谢熙道:“我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说吧,姓马的二道贩子长什么样?哪的口音,有什么重要标记?” 掌柜看了商澜两眼,道:“人长得很寻常,个头不高,有些胖,口音 就是云州一带的,不然我也不能买啊。” 商澜嗤笑一声,“你居然还敢撒谎……” “吱呀……”一个男子推门而入。 商澜和谢熙抬头看了过去。 “萧大人!”二人对视一眼,赶紧站了起来。 掌柜松了口气,调过来,给萧复磕了两个头,说道:“世子,小人是丁记绸缎庄的掌柜,因为进了点新货……” 萧复乜了他一眼 ,眼神极为不善,生生把赵大掌柜的话给憋了回去。 他在商澜坐的椅子上坐下,说道:“你们继续问。” 商澜摸了摸鼻子,说道:“赵掌柜,你应该清楚,那是二十一条人命,你买了赃物无所谓,一旦被我们知道包庇凶徒,沆瀣一气……” 赵掌柜有了底气,声音也大了几分,“冤枉啊,二位捕头,小人绝不敢做那样的事。我家世子在此,小人不敢瞎说,小人真的是图货便宜,想给铺子多赚几个,不敢有别的心思,那货之所以便宜, 就是因为脏了些,不是因为别的啊。” 说着,他又给萧复磕了两个头,“小人是冤枉的,请世子为小人做主。” “真的冤枉么?”萧复奇怪地笑了笑,笑得让人脊梁骨发寒。 掌柜的面色一滞。 商澜在他背后踱了几步,道,“你不说, 就以为我不知道了?根本没有什么姓马的,也没有什么云州口音, 就是京城一带的口音,你现在不敢承认, 就是因为你明知道那是赃物,来路不正。” “说吧,真正接下这批货的是谁?你在替谁瞒着!” 赵掌柜擦了把汗,忽然又老实了,道:“商捕头目光如炬,小人确实撒了谎,那人是京城口音,也不姓马,小人刚才说云州口音,只是怕惹出大祸来。” 他竟然改口了。 商澜不知道他是想通了,还是想维护上面的人。 但在她看来,进赃物这么大的事,他一个小掌柜应该做不了主。 所以,他要背下这口大黑锅了,难道是萧复给他的压力吗? 商澜和谢熙一起朝萧复看了过去。 萧复一抬眼,对上商澜的视线,抬了抬下巴,“继续。”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01 20:07:04~2020-09-02 22:27: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王、yiyi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汉篱落 28瓶;三澄、炎 10瓶;颢龄、橘黄桔 5瓶;忧郁的腿毛 3瓶;satoshi女友、荷塘花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并肩 赵掌柜交代, 卖赃物的人大约二十多岁,长相俊俏,左眼下面有一颗小黑痣, 衣着朴素, 人很斯文, 说话文绉绉, 像个读书人。 八车货, 中午核对入库时给了钱, 用的是荣昌钱庄的银票。 这个时辰,银票早 就兑好了, 钱庄也关门了。 商澜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 叹了一声,“真是一步慢步步……” “咣当!”门大开了。 祁劲松怒气冲冲地进了门,“怎么回事, 说拿人 就拿人, 谁给你们的胆子?” 商澜吓了一大跳,不但真的跳了一下, 脸上也没了血色。 “祁门主。”谢熙也吓得不轻,慌慌张张地上前行了礼。 祁劲松的目光落在商澜和跪地的赵掌柜身上,竟漏掉了书案后的萧复。 他喝道:“封库、抓人,谁给你的权利?” 谢熙小心翼翼地问道:“祁门主,门里有规定,我们捕头不是可以抓人和问询的吗?” “放肆!”祁劲松指着他的鼻尖,“你瞎啊,也不看看那是谁家的铺子?” “谁家的?”萧复忽然开了口。 “那是英国公的亲家,高家……”祁劲松意识到不对,停下话头, 猛地看向萧复,“咳咳咳……” 他强行刹车,唾液呛进口腔,剧烈地咳嗽起来。 萧复站了起来,“祁门主好大的官威啊。” 祁劲松说不出话,只好摇了摇右手,示意自已不是那样的人。 萧复似笑非笑地走过来,“高家犯法与庶民同罪,祁门主你说是也不是?” 祁劲松使劲点点头,“萧大人,咳咳……我不是那个意思咳咳咳……他们都是新人,这件事办得孟浪了些。”他总算把话说顺当了。 萧复抬起左脚,在赵掌柜的背后踩了踩,“你最好别耍滑头,不然你知道我。”说完,他施施然出去了。 祁劲松赶紧送了出去。 商澜和谢熙面面相觑——所以,赵掌柜因为怕他,所以才主动招了?可他是怎么知道的? 他们不得而知。 好在结果是好的,不然祁劲松这一关不好过。 高家直接找到了门主,可见赵掌柜确实只是个傀儡。 接下来是画影图形,只要找到那个年轻男子,丹阳山一案 就 有眉目了。 商澜让刘武放了几个伙计,她和谢熙找来纸笔,画嫌疑人的大头像。 赵掌柜彻底老实了,问一答一,再不推诿。 商澜绘画功力一般,无法精雕细琢,只能画张将 就能看的。 等祁劲松回来时,画像已经好了。 “这人是谁?”他拿过画纸看了眼,大马金刀地在谢熙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问道:“为的什么案子,到底怎么回事?” 谢熙道:“丹阳山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