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55章

    繁花鎏金裙

    “大小姐,您慢些,先去逛逛咱们店里新做的衣裳吧。”

    吴管事领着沈清笳,心想赶快转移这大小姐的注意,逛逛那些好看的衣裳,指不定逛开心了就打道回府了。

    沈清笳点点头,便跟着吴管事到了沈记的成衣店。

    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漂亮衣裳,华丽的简朴的一一都摆了出来,皆是女子们的衣裳。

    “大小姐您瞧瞧,有没有看得上眼的?”

    沈清笳一一从这些衣裳看过去,衣裳的做工绣艺都是不差的,可旁人买衣裳却只能想到如意绣坊,却不会想到沈记。

    可见,这招牌也要打得响亮了,才会成为客人们心中的首选。

    沈清笳问:“把店里最华贵最好看的衣裳都给找出来!”

    吴管事一听,愣了一下。

    哪个店里没个镇店之宝啊?

    可要是都找出来,照着这大小姐的性子,铁定都给占了去。

    吴管事笑笑:“大小姐,好看的衣裳都在这儿了。”

    沈清笳抬眼道:“吴叔伯,你也别糊弄我!”

    沈清笳说话中,全无小女儿家的胡闹任性,一举一动都显得格外认真。

    吴管事还有些迟疑。

    沈清笳道:“吴叔伯,沈记为何姓沈?”

    为何姓沈?那当然是因为这是沈家的产业了。

    而沈清笳,是沈家的女儿。

    吴管事明了,赶紧招了人:“去把库房里那些上好的绣品都拿来。”

    下人们纷纷将库房里那些好好保存的绣品抬上来,沈清笳瞧了又瞧,确实是华贵出彩了许多,可也繁杂了些许,大差不差的。

    唯独一面小团扇,倒是引起了她的注意。

    小团扇上的绣艺其实是一般的,但团扇两面花纹不一致,倒是觉得新鲜。

    “这是咱们的绣娘绣的?”

    “是,似乎是某个老绣娘瞎捉摸的。”

    沈清笳道:“去把这位绣娘请来吧。”

    “这……”吴管事面上为难。

    “怎么了?”

    吴管事解释道:“这位老绣娘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好,绣品也绣得慢,所以就给辞了。”

    沈清笳微微皱眉:“那就去请回来吧。”

    “是!”

    “对了!”吴管事刚要吩咐人,忽然被沈清笳叫停,继续道:“把那些辞掉的绣娘都给请回来。”

    “这……不大好吧?”

    原本绣楼里的绣品就有些卖不出,请这么多人回来,这不亏损得更多吗?

    沈清笳道:“我有办法的。”

    吴管事勉强答:“行吧!”

    于是乎,绣娘们都被纷纷请了回来,绣娘们得知是沈清笳下的令,纷纷感谢她:“多谢大小姐,往后我们肯定好好做事,绝不辜负大小姐您。”

    有了一份工,自然就能养活家里人,绣娘们自然开心极了。

    沈清笳拿着这双面绣的团扇,问道:“这是谁绣的?”

    不一会儿,一名看起来五六十的妇人站了出来,她头发半白,眼神也不大好。

    “大小姐,这是我绣的。”

    这老绣娘有些忐忑,怕是自己哪里绣得不好被问责,她年龄大了做事也慢,也怕主家不要自己。

    沈清笳又指了指衣架上一条素白的花裙子,问道:“这又是谁绣的?”

    这条素色的裙子并不起眼,只那裙摆处,朵朵团花点缀,不仔细瞧,其实也就很普通。

    只是此时有阳光照了进来,那朵朵花朵上的金线花纹熠熠生辉的,煞是美丽。

    这便是这条裙子的特色。

    绣这裙子的绣娘走了出来,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女,这少女面上也有些怯。

    沈清笳开口道:“你们不用担心,我只是觉得你们的绣品很有特点,只可惜你们的绣艺还有不精,差了些意思。”

    有创新,若是再加上高超的绣艺,何愁卖不出去这绣品?

    沈清笳对这对老少绣娘道:“你们将你们的绣艺教授给其他绣娘,可好?”

    “这……”

    两位绣娘皆有些不愿意,毕竟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绣娘们私下里,哪个不是捂着自己特长的绣法?若是别人学会了?自己可拿什么养活自己?

    沈清笳瞬间明白了她们的顾虑,道:“我会给钱的,你们的绣艺当我买下了,只要你们想,往后你们可一直在我沈记做活,不会亏了你们。”

    她们听后,面上的顾虑少了些。

    那少女绣娘开口问:“大小姐,您能出多少钱?”

    沈清笳问:“你们觉得多少合适?”

    两人各自看了一眼,然后想了想道:“一百贯,行不行?”

    一百贯,已经是个大数目了,她们绣娘每月的工期才一两三贯呢!最多不会超过三贯,一百贯已经算得上他们好几年的工期了。

    绣娘们纷纷羡慕起来。

    吴管事却一口道:“你们狮子大开口呢?就你们这绣艺,还一百贯?一贯都不值!”

    沈清笳却点点头:“可以,不过你们必须签下合约,不能再将此技艺传授给旁人,可行?”

    “大小姐!”

    吴管事心急,这不是亏本买卖吗?

    沈清笳却觉得,越是亏本的时候越要花重金改革,若不然一味的节省,只会是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