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满级大佬穿成农家女在线阅读 - 满级大佬穿成农家女 第583节

满级大佬穿成农家女 第583节

    舒予拉着她回屋坐下,“什么大事,你慢慢说。”

    孟涵喝了一口热茶,喘了两口气,就迫不及待的开口,“我们今天不是去陶家那边拜年吗?”

    她说的陶家,不是陶飞立的家。

    孟小叔说的断绝关系,那就真的断绝了。陶氏再没管过她弟弟的事情,年前张氏还有些不死心,带着几个孩子上门来哭穷,说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家里要断粮了,还想让孟家帮衬一把。

    只是张氏没想到陶氏已经彻底心寒了,她还以为当初闹一场,过段时间就好了。陶氏那么心疼陶飞立,肯定不会丢下他的孩子不管的。

    但她不管哭得多凄惨,陶氏都没出来看一下。

    孟家的人将张氏几人赶了出去,第二次张氏再来的时候,那是直接动了武的。

    张氏算是知道孟家靠不上了,自那之后,当真没有再来往了。

    可孟小叔只要求陶氏不跟陶飞立一家有所牵扯,倒也没想过让她彻底跟其他陶家人老死不相往来。陶氏还有姑姑叔叔其他长辈,这些人都住在陶家村,在陶氏小时候也是疼爱过她的。

    年前陶氏带着孟奇孟涵曾经回过一趟陶家村,把事情起因都说明白了。.

    陶家村村民大多都是本家人,村长算是陶氏的堂伯。听说陶飞立竟然将孟小叔出卖给反贼,这心里就将陶飞立骂的个半死。

    这陶飞立的所作所为,若是稍微严重一点,都可以直接说他跟反贼勾结了。到时候他连累的就不会自家人,而是整个陶家村了。

    也亏得孟家没计较,否则他们都得倒霉。

    因此陶家村那些亲人没怪陶氏,反而还有心跟她继续维持亲属关系。

    既然如此,那过年了,自然要去陶家村看看的。

    哪里想到,孟涵去陶家村后,却听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舒予姐姐,你知道陶琴马上就要嫁人了吗?”

    舒予的手一顿,“陶琴嫁人?她爹不是刚去世吗?”

    “就是因为刚去世,所以要赶在三个月内出嫁,不然就得等到三年后了。”

    舒予了然。

    孟涵却摆了摆手,“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陶琴要嫁的人,是隔壁县城的一位员外。那员外都快要五十岁了,都能当她祖父了。据陶家村的一个婶娘说,那人长得肥头大耳的,正头娘子死了刚半年,他现在就要再娶一个。不过他家里的小妾就有七八个。”

    舒予,“……”

    “以陶琴的性子,应该不会同意的吧?她就没闹?”

    孟涵对着舒予竖了竖大拇指,“舒予姐姐,果然还是你会看人。她闹啊,当然闹。可这回没人帮她,因为这是她自己做的孽。她想害人,结果人没害成,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第1820章 陶家二姑娘是个狼人

    想害人但是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舒予一下子来了兴趣,竖着耳朵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她想害谁?”

    孟涵抿抿唇,“陶铃。”

    舒予一时没想起陶铃是谁,就听到孟涵压低了声音,“就是我那二表姐,陶琴的妹妹。”

    张氏生了三个孩子,陶铃是老二,一直以来排行中间的孩子总是被忽略的多。

    更何况不管是张氏还是陶飞立,都是重男轻女的典型代表。

    第一个是女孩,他们虽然失望,可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总归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花在她身上的心思便多了些。

    因此陶琴在家里是比较得宠的,然而才过一年,老二陶铃就出生了。

    看到又是个女儿,陶飞立和张氏失望的不行,对她的态度自然不好,几乎就是放养着的。平日里忙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拿条绳子把人拴在柱子上,要是孩子不哭不闹,有时候甚至会忘记给她喂吃的。

    后来老三出生了,是个儿子,陶家夫妻喜欢的不得了。

    小儿子一出生就是全家的宠儿,谁都要让着哄着。陶琴那会儿已经有些心机了,知道自己面对弟弟要靠边站,偏偏弟弟又是个混世魔王,于是她干净利落的跑到孟家镖局里来了。

    藉着喜欢姑姑,要跟姑姑在一起,基本上大半年的时间都会住在镖局里。

    这就导致了孟涵非常讨厌她的原因。

    陶琴这一走,家里就剩下比她小上一岁的陶铃,照顾弟弟,成为弟弟出气筒的人变成了她。不仅如此,陶铃还要干活,父母那个懒惰的样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要做。

    所以长大后,别人看到陶琴和陶铃站在一起,都不会觉得她们是亲姐妹。

    甚至许多人会觉得陶铃是陶琴的丫鬟,偏偏陶琴也不解释,还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陶铃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平日里十分低调,说话也细声细语的,给外人的印象,就是这姑娘很怕生,性子怯弱,有些呆板。

    孟涵也是这么认为的,而且她不喜欢舅舅一家,跟这位二表姐接触的就更少了,只知道她的存在感非常低。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姑娘,竟然是个狼人呢?

    孟涵说,“陶家和我们家关系破裂后,日子就过得逐渐艰难了起来。”m

    他们家里原本是有些存款的,可那日反贼闯进来时,不仅带走了陶飞立,还借此搜刮了一通,将他们藏着的大部分银钱都给拿走了。

    当时张氏并不怎么担心,没钱了,回头可以找孟家要。只要去陶氏面前多哭几次穷,总不至于饿死的。

    谁知道孟小叔这次会这般坚定的跟陶家划清界限,张氏的如意算盘扑了个空。

    饶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一家之主的陶飞立死了,其他受到山贼抢掠的百姓能得到朝廷的补偿,偏偏她家不行。官府不追求陶飞立的罪行就不错了,哪里还可能给她们发抚恤金?

    第1821章 陶琴的算计

    张氏一时之间头疼不已,家里眼看着就要山穷水尽了,可不管是大女儿还是小儿子,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让他们去吃糠咽菜,能把屋顶给掀了。.

    张氏思来想去,就想到了把现有的房子给卖了的主意。

    陶琴一听,情绪激烈立刻反对。

    县城的房子卖了她们是能得到一笔钱,可以后住在哪里?只能回乡下陶家村去住。

    那个地方又破又穷,路上都是鸡鸭的粪便,都没地方下脚,村里的姑娘又脏又土。陶琴非常排斥以后住在那里,她从出生后没几年就搬到县城来住了,每回也就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回去,但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对她而言都是煎熬。

    想到以后都要住在那,陶琴根本就接受不了。

    当然,这样的理由陶琴肯定不能跟张氏说,于是她劝张氏,这房子要留着,以后给小弟娶妻用。

    不然他们家连县城的房子都没有,将来哪有姑娘肯嫁过来?为了小弟,这房子也得守着。

    张氏一想也对啊,现在卖了房子,以后她可没能力再买回来。

    可不卖房子怎么办?她们一家子守着房子饿死吗?

    陶琴就给她出了个主意——可以嫁女儿啊。

    这个女儿不是她,是老二陶铃。

    陶铃过完年也十五岁了,这个年纪出嫁正好合适。她可以给她物色一个家产丰厚的人家嫁进去,他们家没了姑姑的帮衬,可以找个有钱的女婿啊。

    张氏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可陶铃长得瘦巴巴的,人家家产丰厚的人凭什么看上她?除非……

    是啊,除非这户人家有问题。

    要么打人,要么病入膏肓,要么年纪大,总归是有毛病的,否则为什么要娶一个没家底又不好看的姑娘?

    张氏还想再考虑考虑,而且要说嫁人,先出嫁的也该是姐姐才对。

    陶琴怕她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拚命劝说,自己比妹妹陶铃长得漂亮,选择夫婿不能马虎,最好将来选个有钱又听话的丈夫,回头能帮衬娘家。但是妹妹不同,她性子不好模样也一般,要是选个年纪相当的丈夫,那对方指定是又穷又没出息。

    如此一来,说不定她将来还要娘家接济。

    到底是两个女儿都找个有钱人呢,还是把宝压在一个人身上,张氏心里立刻就有了选择。

    更何况,她对陶琴这个女儿也算是了解。这女儿不太安分,将来嫁了人不一定向着娘家,可陶铃不一样,她跟个提线木偶似的,让她给家里拿钱,她一定不会拒绝。

    于是张氏和陶琴合计完后,就这么定下了。

    张氏开始打听哪户人家合适,没多久就听到消息,说是隔壁县有个员外想找个乖巧听话又年轻的媳妇,给自己传宗接代。

    年轻乖巧听话,那不就是陶铃吗?

    母女两个一合计,就是这位金员外了。

    她们以马上就要过年了为借口,带着陶铃去买铺子里新衣服。当然,为了不显得太过突兀,她们三个人也买了。

    第1822章 搭上了自己

    然而,陶铃却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她常年都是穿陶琴的旧衣服的。偶尔可能会有一两次过年有新衣服,可绝对不会是今年。

    父亲刚去世,过年期间不穿一身白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那个心思去买什么新衣服。

    而且作为家里干活最多的人,她十分清楚的知道家里的伙食一直都在减少中。家里已经没钱了,居然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买洗衣服?

    陶铃总觉得张氏和陶琴都怪怪的,她表面上没说什么,张氏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暗地里却已经在想办法从自家弟弟那边套出了话。

    陶铃一直都知道母亲和姐姐人品不堪,却没料到她们不堪到为了银钱将她给卖了。

    多年的隐忍算什么,本来以为马上就要及笄,嫁人后就能脱离这个家。

    谁知临到头还要被这样算计。

    陶铃生气愤怒,不过很快平静下来。

    她乖乖的跟着去买衣服,乖乖的收拾自己,擦上母亲给买的香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点。

    随后,跟着母亲前往隔壁县,去见了那位金员外。

    她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安静的坐在一旁,由着母亲和金员外说话,仿佛愚笨到并没意识到张氏的打算似的。

    金员外对收拾好的陶铃还算满意,虽然没有多惊艳多漂亮,人还有些瘦弱。不过不打紧,整体看还不错,不是什么歪瓜裂枣。回头养养,稍加打扮也数得上小家碧玉。

    张氏和金员外相谈甚欢,两家很快敲定了婚事。

    陶铃至始至终没说什么话,张氏对她的表现很满意,这二女儿总算乖巧,没出什么幺蛾子。

    不过想想陶铃的性子,她也不担心,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做主,她不嫁也不行。

    那之后过了两天,金员外约陶铃去城外的庄子上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