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科幻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在线阅读 - 第122章:准备训练新军

第122章:准备训练新军

    上回讲到朱由校受催木匠之命前去紫禁城中办事,路过“吏部”地下时忽然感觉有法力波动,便观察。

    “卢大人,恭喜官复原职!”吏部尚书房壮丽双手接过卢仲佃从“钦差大臣”处得来的《圣旨》与《诰命》和“钦差大臣”特别开具的工作交接证明,于是打躬作揖道:“卢大人官复原职,为礼部尚书,可喜可贺!”

    “哈哈,彼此彼此。”卢仲佃爽朗笑道:“房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殿为臣,还需同舟共济,互相勉励啊!”

    “哈哈,应该应该。”房壮丽笑道:“那原来的吏部尚书徐光启恐怕要调去他用了,毕竟此人喜欢研究西洋算术甚至还加入了‘天主教会’。不过,自从‘萨尔浒之战’大败后,我大明在辽东的优势不在,得练新兵。”

    “练新兵?什么情况?”卢仲佃听罢后很好奇:“难道我大明军队不足以对抗建州女真?让谁来练新兵?”

    “哈哈,这本是‘兵部’的事,训练新兵的‘武官’们也归‘兵部’管制。”房壮丽尴尬道:“但怪就怪在自从‘锦宁之战’后,边军多依赖火器、铳炮,而这些正是西洋人之长。于是,徐光启就多次上书给皇帝要练兵。”

    “原来如此!看来,这位主管外交礼仪的‘徐尚书’,倒是把手伸到‘兵部’那里去了,莫非要亲自练兵?”

    “哈哈,想必是如此吧。”房壮丽似笑非笑道:“正好卢大人这次回归朝廷之际又给皇上送了一大笔钱,加上之前‘太傅’方从哲那‘老狐狸’还用你的名义捐赠的500万两银子,估计训练新军就是铁板钉钉之事了。”

    “哈哈,卢某也对这次练兵很好奇啊!这位‘徐尚书’到底要训练出什么样的新兵呢?火炮兵?洋枪队?”

    “哈哈,卢大人说笑了。”房壮丽撸着胡须道:“不过,从当初葡萄牙人对抗‘红毛鬼’和倭寇的战例看,在军队中全面普及弗朗机和火铳也未必不可。只不过,这些火器还需改进,才能大幅提高射速与射程啊!”

    “哈哈,那是那是。要不然,那徐光启好好的儒生不做,为何跑去跟那些西洋人传教士们混在一起?”

    “呃……看来卢大人虽久居岭南,但对朝中之事也了若指掌啊!”房壮丽道:“那西洋火器还不简单呢!”

    “哈哈,如此甚好。但愿这次徐大尚书所训练的新军能一举扭转辽东颓势,否则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呃……但愿如此。咦?这三位小姐,莫非是令千金?”————“非也非也!乃‘国师’之女,吾之贤侄。”

    “国师大人?哎呀呀呀,了不得呀!房某这厢有礼了。”————“三位贤侄,你们还不快见过房大人?”

    “小女子催我弟/催你弟/催她弟见过房大人!给大人请安!”三女话音未落,上来盈盈一福,尽显娇媚。

    “哈哈,免礼免礼。‘国师大人’乃‘活神仙’啊,想必三位小姐,哦不,‘仙女’也道行高深,神通广大吧?”

    “咯咯,房大人说笑了。咱家祖传的《鲁班书》传男不传女,否则……咯咯。”话音一落,气氛轻松了。

    其实,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的“后金汗国”曾一度面临崩溃。不过,由于其向明朝发起了数次进攻,不断攻城略地抢东西,先后消灭了十几万明军之后,仿佛吃了一支强心剂,又开始满血复活了。

    而当时,明朝已经是腐化堕落,积弊重重,财政吃紧,尽显衰败,对崛起的后金政权只能被动防守。

    只不过面对看似无解的局面,但在袁崇焕被大明朝廷二度启用后,竟然直面皇帝提出了“五年平辽”的计划,表示用五年就能收复辽东并解除后金的威胁。这是咋回事?发生在另一时空的事情可以给出答案。

    西元1627年,尽管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暴毙而亡,但其同父异母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为“崇祯皇帝”。

    此前,“天启皇帝”因“阉党”与“奶娘”乱政,不得不将主管“关宁防线”的袁崇焕罢免回家。待崇祯登基后想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特别是面对后金越来越严峻的威胁,他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崇祯帝听从朝中大臣们建议,重新启用袁崇焕。袁崇焕来到北京,面对崇祯对辽事的询问,提出了“五年平辽”方略。

    袁崇焕认为,后金要进犯辽西,必然要拿下锦州和宁远城。明朝军队战斗力不如后金军,野战基本上都是送人头。但是,后金是远离主场来袭,利在速战,则明军可死守城关,便能让后金军啃不下坚固的城防,时间一长,对方后勤不济就会陷入困境,便能有机会找到对方破绽而击败对方。此乃总的战术安排。

    一方面是“以辽人守辽土”,因为以往在辽东用兵,常常组织起二三十万人的大军往前线送,往往耗费朝廷的大量钱粮,且后勤难以支撑。若朝廷用了此策略后,则只需要六万辽人自己组建的辽兵即可正面应对。并且,平时只要抓紧时间筑城,便能一点点地把防线往前推进,从而大大节省了朝廷开支百姓负担。

    其中的根据便是后金政权的性质和国力决定了它的军事行动主要靠劫掠,那么明朝军队就可以趁着后金军抢完回去的间隙,一点点收复故土,将“堡垒战术”发挥到极致,即步步为营,蚕食土地,耗死对方。

    另一方面是屯田自给,减少海路运输钱粮物资成本。同时,安抚西北部的蒙古部落,让这些蒙古人“战则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不必奢言恢复,而辽无不复;不必急言平敌,而敌无不平”。

    在阐述完这个方略后,袁崇焕提出了一个收复辽东并消灭后金的时间——五年。这个时间看起来不太靠谱,毕竟万历年间,明朝的财政和军事状况还不到如此窘境都没能压制努尔哈赤,现在凭什么就能做得到呢?其实,袁崇焕根据当时后金状况和明朝国力分析,这次提出的策略在当时还是有相当高合理性的。

    而比之相下,明朝即便已经衰落,但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仍然可以输很多次而不立刻倒下。因此,若是靠拼消耗的话,几个后金政权也未必拼得过明朝。但可惜的是,努尔哈赤时期的连年战争,已经快要把后金国的家底给掏空了,毕竟后金就那么一点地盘和人力、物力、财力,能生存下去就不错了。

    其二,后金的残酷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导致起义不断。当初,努尔哈赤在后金国内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强令汉人和女真人同住,即互相同化。这样搞就引发了谁“主”谁“奴”的问题,凭空制造出矛盾。

    此外,还因粮食短缺而实行了所谓的“无粮人”政策,对没有粮食的汉民进行物理清除,也就是屠杀政策。由于努尔哈赤不重视农业生产和休养生息,每次出兵必然烧杀抢掠,搞得汉人大批逃亡,畏金如虎。

    努尔哈赤晚年还面临一批汉人官员倒戈明朝,以及辽东地区的农民起义,但却采取残酷镇压甚至屠城手段来解决问题,就更激化了汉人与女真人的矛盾,使越来越多汉民要么逃往明朝,要么和后金干到底。

    如此,后金政权就逐渐就陷入了农民起义的海洋之中,并且还连带上后金朝廷中的汉人官吏遭猜忌。

    其三,后金内部政局不稳,各方势力斗争激烈。当初,努尔哈赤开创的“八旗议政”,有点类似“氏族部落联盟大会”,使得他这个“盟主”兼一把手难以做到集权统治。他作为一代雄主,儿子们都不是省油的灯。

    次子代善虽然被取消了储君之位,但掌握正红、镶红两旗,在后金国内的势力最为强大。五子莽古尔泰战功赫赫,掌握正蓝旗兵马。八子皇太极以权谋手段夺得大汗之位,但是手中也只有正白旗兵马而已。

    再加一个掌握镶蓝旗的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于是,后金“四大贝勒共主朝局”,一起坐在后金大汗的位置上,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各怀鬼胎。努尔哈赤年龄小的儿子即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等人也逐渐成长起来,并开始有了自己的势力和想法,更何况努尔哈赤一共有16个儿子,关系能融洽?

    皇太极作为清朝最出色的一个皇帝,在此时尚未历练大成且能力在此时也未得到认同,仍被其他几个贝勒和重臣压制着,想要有所成就很难,即便刚登上“大汗”宝座就发兵攻明,却被袁崇焕打的鼻青脸肿。

    其四,后金的外交局面非常孤立。努尔哈赤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是在外交层面上相对短视,习惯于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比如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让明朝最忠实的附庸朝鲜都对后金的看法保持负面印象。

    而努尔哈赤在临死潜,还和东蒙古察哈尔部打了一仗,使得“蒙古汗廷”也不愿意站在后金这一边了。在此之前,努尔哈赤亲自带兵攻打海西女真,将其中最大的三个部落叶赫部、辉发部、乌拉部直接灭掉。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