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都市小说 - 寒门母子在线阅读 - 第九百三十章 春种一粒粟(二)

第九百三十章 春种一粒粟(二)

    祭扫仪式的第一项就是请临洋侯讲话,楚清大力赞扬了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在楚清发言的过程中,看到很多百姓是携儿带女来的,他们静静聆听楚清讲话,望着墓碑上一个个名字湿了眼眶。

    有哭闹小儿,也被他们的父母柔声制止,还指着那墓碑给孩子轻声讲述什么。

    待听到楚清说,这些年纪轻轻就把生命献给临洋县的后生,很多都是孤儿,没有家人认领他们的遗体时,观礼的百姓们更是感动。

    他们有的把路上采的鲜花放在墓碑边上,有的放上些吃食,也有的把沿途采摘的野菜留下。

    甚至有个刚刚学步的娃娃,蹒跚地走来,把一直握在手中的鸡蛋放在墓碑前,留着口水的小嘴巴不停地对墓碑说:“吃,吃。”

    楚清发言后,徐光泽也发了言,他说:“……这些英雄,出自我们每一个平凡百姓的家庭,是我们大家的好后生;

    我们今后每年的今天都会来给他们祭扫,平日里也会常来探望,他们是我们的亲人;

    他们活着的时候保卫我们平安,逝去了也会祝福我们喜乐,所以我们无需悲恸,他们更希望见到我们过得和美、安康……

    父老乡亲们,本官知道你们一路上看到很多贩售香烛或其他货品的摊位,这些摊位目前由县衙暂用,但还有更多空余的位置;

    这些空余的摊位,大家都可以申请,只需向县衙进行登记承租,和象征性缴纳押金便可;

    但本官声明:宣化路上所有摊位缴纳的税金,将用于维持县衙孤儿院的运转,因此本官不允许有任何人假借孤儿院的名义谋取利益;

    不能说为了孩子们如何如何就刻意提高货品价位;

    摊位所售物品货价,必须与市集上相当;

    所以,请乡亲们监督这些摊位,有任何强买强卖、或胡乱要价、霸抢摊位等现象,都要上报到县衙,一经查实,势必严惩!”

    楚清在心里咋舌。

    不愧是搞经济的老徐。

    打着祭扫的名义,开辟出一条维持孤儿院财务运转的道路,还让百姓觉得在这里消费的都是爱心,心甘情愿花钱。

    县衙不但省了钱不说,还给徐光泽自己的官声提高不少。

    这还不算完,徐光泽看到百姓们纷纷献上吃食或花朵等作为“供品”,更是马上表示:

    这些吃食在供奉之后,将会带回孤儿院,一点也不会浪费,让百姓的爱心,连同英烈们的祝福,一起援助那些没爹没娘的孤儿们。

    按照徐光泽说的法,这里将像那些道观、寺庙一样,不止是祭扫,还可以当做许愿的地方、赏景儿的地方、游玩闲逛的地方。

    因为这里不像那些道观、寺庙,还要交“香火钱”,这里进门是免费的、消费是自由的。

    如此,这里将更加亲民。

    “哎呀,这不是抢人家道门和佛门的生意嘛,哈哈哈……”楚清悄悄对小宝嘀咕。

    这可都是学问,楚清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无论如何,百姓们都领会到了知县老爷需要他们领会的精神,而这也启发了楚清。

    在她那个世界,是由学校带领学生们扫墓,帮助学生们了解历史和文化,懂得生命的意义,也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并且这种缅怀先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与亲情,培养孝顺爱家的品质。

    又联想到孤儿院,楚清不希望培养出一群白眼狼,就像当初的大凤她们,在人们的救助中反而迷失本性。

    所以,楚清在清明祭扫之后,马上对孤儿院进行整改,不但更名为“希望小学”,寓意他们是自己人生的希望,还增加了德育教学一项。

    其他教学,只是教授基础生活技能和生活常用字,而“思想品德课”才是主要科目。

    大凤她们那些姑娘们,愿意留在希望小学当老师的,楚清给留下了,并由百家兴担任“德育教导主任”,不定期授课。

    同时,楚清把宣化路附近属于自己的地皮拿出来作为“学田”,其收入作为“希望小学”经费。

    学校的师生需要和农民一样在这块土地上进行耕作,让孩子们懂得不劳无获的道理,培养自强不息的品格。

    并把每年五月初一,定为临洋县的“劳动儿童节”——出自劳动人民家庭的儿童的节日。

    至于怎么过这个节日,全凭各自意愿。

    但是“希望小学”会在每年的这一天,组织孩子们种下一颗沙枣树,也是种下他们的希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将来,每一颗脆嫩的沙枣,都将甜蜜他们的心灵。

    今天是第一个儿童节,楚清在这个把植树节、劳动节和儿童节糅合在一起的节日里,亲自带着“希望小学”的师生共同植树。

    曾经作为一个平凡家长看来,觉得是“整景儿”的一切操作,在如今统管一县封地的临洋侯看来,都有必要。

    地位不同,责任不同。

    植树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自由活动,楚清带着家人们一起去宣化路上逛街。

    徐光泽在清明节的讲话看来很是深入人心,楚清看到这条通往边境的、曾经冷清无人经过的道路,如今热热闹闹。

    过去贫苦百姓们拜蝗神庙、或者请“保家仙”,稍有余钱的会去道观、寺院祈福,现在则是来宣化路转转、逛逛。

    或是一路上山,去烈士纪念碑前瞻仰。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采把野花,去纪念碑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携亲带友,去纪念碑看看。

    生活的烦恼跟英雄们说说,耕种的事情向烈士们谈谈。

    纪念碑下的,都是百姓心中的亲人。

    宣化路两侧的摊位,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已经租出去八成,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卖啥的都有,而且价格不贵。

    甚至还有个专门的摊位,由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独自守摊位,这个位置是免租金的,招牌上写着:“代些书信,十文”。

    不论是给亲人写信,还是写扫墓用的祭文,都可以,还给免费读书信。

    有不识字的百姓收到信,可以让老者帮忙读。

    “希望小学”的大孩子们,在学田忙完了,也会来这里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