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皇朝夜行在线阅读 - 第六百九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感激

第六百九十五章 长孙皇后的感激

    李二听了不由哼了一声道。

    “何必让李庸去看望他!就该让他好好反省一下!”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轻叹道。

    “虽然他说的那些话听了让人心寒,但其实他也不是有意要气我,见到我气的晕厥了,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指责和害怕呢!臣妾也知道他确实该受到责难,可是,臣妾也怕骤然受到了这样的打击,又没有人开解,他想不开会走上极端啊!”

    不得不说,长孙皇后确实一派慈母心肠,虽然被李泰气的够呛,也知道李泰天性凉薄,但还是禁不住挂念李泰,而且她是真的不想再看到骨肉相残,李二听了不由沉默了,若是之前他还不至于这么担心,但是有了李承乾的前车之鉴,却不得不担心这一点,李二不由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头,如果李泰也谋反了的话,那无论是对他还是对皇后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尤其是皇后,原本就体弱多病,若是再受此打击,那后果简直不敢想,长孙皇后有些担忧道。

    “也不知道李庸都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有让青雀开解。”

    这还不简单?李二听了转头吩咐道。

    “去将刘岩找来,某要问问他!”

    刘岩就是他安插在魏王府的小太监,在李承乾谋反之后,李二也加强了对儿子们的监视,没办法,儿子也信不过啊!

    “详细说说,李庸去了魏王府之后都说了些什么!”

    李二沉声道,匆匆赶来的刘岩脸都是白的,因为他知道皇帝召见他是为了什么,在听到皇帝的问话后,他的脸变得更白了,甚至连身体都有些发抖,虽然那些话不是他说的,但是他也害怕啊,他害怕自己只是转述都会被暴怒的皇帝给喀嚓了,看到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刘岩,李二就有些明白了,笑道。

    “是不是那小子说了什么离经叛道大逆不道的话?某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尽管说就是,你只是转述,某又岂会怪罪于你?”

    不说是不行的,横竖都要说,刘岩沉下一颗心,哆哆嗦嗦道。

    “魏王回到王府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了大殿中,将大殿中的物件砸了个遍,然后拎着酒坛饮酒,荣富郡公来了之后就径直闯了进去,荣富郡公说,说,有时候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皇子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太子之位就真的那么诱人吗?做皇帝就真的那么好吗?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求我做皇帝,我都不做!”

    李二听到这里不由挑眉,这话确实有些大逆不道,不过,这话出自李庸之口再正常不过了,李二也只是感到好奇,李庸该不会真觉得做皇帝不好吧?

    “别停,接着说!李庸和青雀都说了什么,一字不漏的都说出来。”

    李二沉声道。

    “荣富郡公接着说,做皇帝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猫晚,天天累的跟狗一样!”

    刘岩用尽了所有的勇气才将这几句话转述了出来,说完之后,他的一颗心都悬了起来,皇帝会不会暴怒的直接将他拉出去砍了?大殿里安静无声,长孙皇后的贴身侍女和嬷嬷全都低下了头,心里直冒寒气,我的个乖乖啊,虽然她们都知道荣富郡公一向胆大包天,但是这胆子也忒大了点!然而再这安静的大殿里却响起了噗嗤一声娇笑,当然,整个天下听了几句话还敢笑出声的,也就只有长孙皇后了,长孙皇后确实噗嗤笑出了声,因为这几句话听着实在太促狭太好笑了,不过,在噗嗤娇笑出声之后,长孙皇后还是很想忍住笑,她一边压抑着自己的声音一边闷着声音咯咯笑了起来,真的忍不住啊!李二的脸有点红,什么叫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猫晚,天天累的跟狗一样?有这样形容皇帝的吗?虽然形容的确实还挺像的,虽然这话确实十分的离经叛道大逆不道,但是李二倒也没有真的生气,怎么说,对于李庸的毒舌他也有些习惯了,而且听着皇后咯咯的笑声,他也挺高兴的,他巴不得能让皇后多开心的笑一笑呢,李二有些无奈的笑道。

    “好了,想笑就笑吧,不用憋着,李庸这小子真是太损了,竟然把某比成狗!某真是后悔没把他的屁股打开花!”

    虽然李二的话音一落,长孙皇后也不再压抑着声音了,大殿里顿时响起了一连串的清脆的咯咯笑声,刘岩已经懵了,在来时的路上他想过很多,想过皇帝听了会大怒但是强忍着,想过皇后娘娘会百般劝慰,想过皇帝甚至派人将荣富郡公押入大牢,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后娘娘听了会笑的那么欢快,更没想到皇帝竟然一点都没生气也跟着在笑,刘岩只能在心里感慨,怪不得李庸敢说这样的话,原来皇帝真的不会怪罪啊!不但不会怪罪,皇后娘娘还笑的十分欢快呢,不过,刘岩觉得也就是因为这些话是出自荣富郡公之口,若是别人说了这些话,那估计这会儿血都已经冷了。

    “接着说吧!”

    李二有些无奈道,若是李庸真的因此劝解了李泰那倒也不错,听了皇后娘娘那欢快的笑声之后,刘岩放心了不少,也没刚才那么哆嗦了,连忙接着道。

    “还天天防备着谁会谋反!去哪里都得一大堆侍卫,干什么都有一群大臣盯着,整天就只能待在皇宫里。皇宫确实很大很奢华,却也不及天地更大,在我看来啊,皇帝就是被锦衣玉食关在皇宫里整天忙着政事的可怜人,就跟盖个驴棚养着驴拉磨差不多!”

    刚刚止住笑声的长孙皇后又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这次她根本就没压抑自己,而是欢快的笑个不停,李二脸有点黑,他堂堂皇帝住在皇宫里竟然被李庸比喻成在养在驴棚里拉磨的驴?

    但是李二偏偏没法反驳,因为仔细想过之后,他竟然觉得李庸说的有点道理!

    “感情在李庸的眼里,某就是一头拉磨的驴啊!”

    李二脸有点黑,没好气道,岂止是一头驴,还是一条狗呢,长孙皇后止住笑,宽慰道。

    “圣人莫要生气,李庸也是为了开解青雀嘛,这些话也并非出自李庸的本心,他也算是用心良苦啊!而且这番话说不定还真能劝解的住青雀呢!”

    李二听了不由点头,岂止是能劝解的住青雀,就连他这个皇帝都瞬间觉得做皇帝不香了。

    “接着说,李庸还说了什么?”

    李二问道,刘岩这下心里彻底松了一口气,皇帝连这都没生气,那接下来应该就更不会生气了,还好还好,性命保住了,刘岩连忙继续说了下去,李二听了后面的话倒是没那么扎心了,对于李庸想领着妻妾到处游玩的想法他一点都不惊讶,因为他早就听说过很多次,李庸虽然很有权势,但是却对权势一点都不热衷,这一点他也早就知道了,但是听到后面,李二却又有些不服气,几百年后李庸的名声会比他还要盛?这不是扯吗?他可是一代明君啊!名气怎么可能比不过李庸?李二转头问道。

    “皇后觉得几百年后,某和李庸的名气谁会更大?”

    长孙皇后凤眼眨啊眨,抿嘴笑道。

    “圣人乃是一代明君,横扫天下,威震四夷,开疆扩土,在后世定是备受敬仰的圣明之君,而李庸呢,当然也是备受赞誉的贤臣良将,还是一代诗仙,而且找到了玉米、贞观稻,发明了火枪、火炮……千年之后,李庸也会名震天下,所以圣人和李庸当然都一样了,一样名扬天下,一样为世人称道敬仰。”

    虽然皇后说的好听,但是听着听着就连李二自己都觉得是比不上李庸了,千百年后,他很可能真的不及李庸的名气大,不说这个了,不说这个了,太扎心了,刚才皇后那么抿着嘴笑,他就猜到了皇后这是才安慰他这么说的,李二摆了摆手道。

    “刘岩你接着说。”

    “然后,魏王就说,并不是谁都有荣富郡公那样的文采……”

    刘岩接着回忆道,李二和长孙皇后听了不由点头,这话倒是实话,虽然李泰也有文采,但是要和李庸比,那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

    “然后荣富郡公就说,他倒是有一个点子能让魏王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只是要完成这件事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刘岩接着道,李二听了顿时精神了,李庸竟然有点子让李泰流芳千古?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点子?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李二一定嗤之以鼻,流芳千古啊,哪有那么容易?多少人追求一辈子都未必能做到流芳千古,如果谁有这样的点子,那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呢?但是这话是出自李庸之口,李二不由感到十分的期待和好奇,长孙皇后同样感到十分的期待和好奇,问道。

    “是什么点子?”

    刘岩连忙道。

    “说是文献大成,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要很多才学之士参与,集举国之力搜集书籍,需要很多人力,要耗时很久才能做到,但是,一旦做到了,将会是文坛盛事……”

    还没等刘岩说完,李二已经拍案叫绝。

    “妙啊!妙啊!简直妙不可言!”

    李二激动的脸都涨红了,对于大唐的赫赫武功,李二充满了自信,觉得也就汉武帝能与他一比,而汉武帝为了远征匈奴穷兵黩武使得国内民不聊生,而他不但覆灭了突厥而还吞并了高句丽,而国内依然富庶,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对于文治方面,李二却一直有些遗憾,虽然有李庸这个诗仙一样的人物,可这荣耀尽归李庸自己,如今李庸的这个点子简直绝了,一旦完成绝对是名留史册的文坛盛事!甚至李二都想好了那本书的名字了,就叫《贞观大典》!唯一让李二感到遗憾的是,李庸竟然没有早提出这个点子,而是告诉了李泰,这就让他感到纠结了,让李泰就就藩的话,那他这个皇帝参与的就少了,但是如果让李泰留在长安,那就又会掀起储位之争,哎呀,好纠结啊!长孙皇后却没有感到纠结,而是感到十分的惊喜,李庸提出的这个点子果然不凡,李泰照李庸这个点子做完之后,绝对能名留青史!一直以来李泰都表现出了不凡的文采,虽然不及李庸,但是也备受朝野赞誉,而且李泰也确实很喜欢谈诗论文,最重要的是一定能吸引到李泰,能让李泰有兴趣去做,这样李泰就不会再争储,更不会谋反,而且等李泰做成之后还会名留青史,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等于一下子解决了她心中的担忧,而且还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太好了!太好了!这等于是给了青雀一条出路,青雀一向喜爱谈诗论文,一定会这个件事很感兴趣很上心,这样青雀就不会再争储了,更不会走极端,而且,青雀做成之后还能名垂青史,这是一举两得啊!”

    长孙皇后喜道,不管怎样总归是自己的儿子,李二点头道。

    “确实是一举两得,对青雀来说是好事,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

    惊喜之余,长孙皇后对李庸也充满了感激,感慨道。

    “这样能名垂青史的好点子,李庸竟然就这么慷慨的告诉了青雀,只为了青雀以后能过的好,说起来,咱们真是欠李庸良多啊!”

    李二听了也不由点头道。

    “是啊,这次也多亏了他!”

    虽然这件事要耗费很大的人力,耗费很多时间,需要很大的名望才能完成,但是对于李庸来说这都不是事,李庸在文坛中本就有名望,而且李庸也不缺钱,李庸也那么年轻,只要李庸发起这件事,过个十年八年一定能完成,然而,李庸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