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科幻小说 - 历史遗忘的角落在线阅读 - 第三章 乞活之种

第三章 乞活之种

    第三章乞活之种

    马背上拼杀出来的石虎,当皇帝后自然不会放弃战争,他要通过战争来开疆扩土,实现其阿胡拉玛兹达的火焰在中原大放光明继而鸠占鹊巢的梦想。扩张战线分为南北两线。

    南线对手,自然是南方的东晋。

    北线的对手,则主要是鲜卑三部族---段式、慕容氏、宇文氏。

    同时,北方燕代之地还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也是石虎征服的对象。

    在北线,石虎兵锋直指辽西的鲜卑段辽部。段部鲜卑的辽西公国的根据地主要在令支,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迁安、迁西和滦县北部地域。

    石虎海陆并进,段辽顷刻间丢了40余城,母亲妻子也被俘,只能单骑逃走。石虎将段部鲜卑的三千万户迁到内地的雍、司、兖、豫四州,派李农持节监督辽西北平军事,守卫羯赵的东北门户。

    在南线,石虎派羯赵的另一开国大将夔安为征讨大都督,领兵7万进攻汉人东晋的门户荆扬地区。夔安一度攻陷东晋的邾城(今湖北黄州),东晋大将黄冲、历阳太守郑进投降羯赵,夔安掠东晋民7万余户而还。人口,就是生产力,掠夺了人口,相当于抢来了一台台活生生的机器,为帝国的稳固打螺丝的机器。

    经过南征北战,石虎的势力不断加强,后赵国的疆域也不断扩大,鼎盛时有“十州之地”。

    对石虎这种鸟人的开疆扩土,本来没什么兴趣。之所以用些许笔墨描述一下,主要是为引出一个人,一个历史不容忽视但又有些被忽视的人。

    在此次对东晋的作战中,石虎军中有一汉人少年将军,勇悍绝伦,大败晋军。此少年将军,后来深刻影响着北中国的历史,并在汉民族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石闵,石虎的养孙。

    前文已述,西晋末年,匈奴人、羯人起兵叛乱,大肆烧杀掳掠,并州饱受战乱而造成了大饥荒,饿殍满地。306年,并州刺史司马腾,率领由西晋并州的官吏、士兵及农民等两万余户组成的难民团,到冀州(今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东北、山东西部)逃难,求食谋生,号为“乞活军”。

    “乞活军”,顾名思义,就是在乱世中乞求活下去,其凄惨悲壮情形可见一斑。

    “乞活军”的中多数人是汉族流亡的农民,还有一部分人此前的身份是原西晋并州的官员、士大夫和官兵。乱世之下,是没有专门的组织部门去给他们查档案、定身份的,当他们加入到流民的行列中后,也逐渐成为了流亡农民的一部分。

    乱世出流民,流民扰乱世。中国一半以上的王朝,毁于流民。

    秦灭六国,费劲的完成了大一统,而仅存二世,陈胜、吴广即揭竿而起。星火燎原之下,六国贵族纷纷趁机复国,最终胜利果实被社会混子刘邦幸运摘得。

    东汉末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们振臂一呼,数十万流民席卷中原,汉室衰亡。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末,山东的一个私盐贩子黄巢,所率十几万流民如蝗虫过境,席卷大江南北,将大唐帝国的根基啃噬的千疮百孔。

    明末,连年天灾,西北地区某政府招待所失业在编人员李自成,带领一帮饥肠辘辘的流民四处流窜,政府越剿越壮大,滚雪球一样滚到北京,逼的励志中兴的崇祯皇帝壮志未酬自挂歪脖树。

    有恒产者有恒心,但凡有个小破房遮风避雨,有口稀饭热汤的果腹,恋家的中国人谁愿意去做离流氓不远的盲流子?目前,我们的一系列政策,如,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保农民有的吃,历次改革宅基地交易限制均岿然不动以保农民有的住,全面扶贫精准扶贫以保基本民生等,实乃高层高瞻远瞩之为。

    流民问题,也是西晋末年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西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此十分头疼,也曾试图解决。办法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将流民迁回原地,哪来的回哪里去;二是由流民所流动到之地的地方政府组织安置。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中有这么个场景: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囤积了大批难民,政府协调好专列,将难民往陕西分流。结果,没过潼关就被陕西地方政府派军队给赶回来了。乱世之下,中央的命令照样不好使。因为,地方的老百姓也要吃饭活下去。

    战乱期间,流民不是很多,而是巨多,遣送起来谈何容易?而地方安置也基本行不通,战乱纷争,五胡涌入,西晋地方政权自己尚且不能自保,怎顾得上安置流民?

    就这样,流民集团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膨胀,达到了旷世空前的地步。

    战乱之下,资源匮乏,地主家也没余粮,没有哪个地方政权欢迎流民。所以,乞活军所到之处,冲突不断。

    西晋各处封疆大吏,如司马越、苟晞、王浚等,不断派军驱赶流窜到自己地盘的流民集团。后来,见实在是不奏效,因为流民越来越多,如蝗虫过境,如何驱赶?有的地方军阀大脑沟回稍多些,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然赶不走,发给他们武器,帮自己打仗不香吗?

    于是,乞活军又卷入了军阀混战。

    五胡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后,乞活军的主要活动也随之自发的转变为抗击民族敌人--匈奴刘氏和羯胡石氏。

    311年,洛阳被匈奴刘氏攻陷后,大河以北的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河南的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是乞活军主要聚集的两个中心区域。

    长期的战斗,使乞活军总结出了乱世乞活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集团的建设。

    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乞活军也统一起来,组建了半军半农的武装组织。没有财产、没有住所,纯粹的无产阶级,只为了吃口饭活命,这样无后顾之忧的部队,打起仗来是异常凶悍的。

    乞活军在开战之前,根本不考虑先拭目以待再抗议再遗憾再发最后通牒才打,而是二话不说掳袖子上去就群殴。在与胡人长期残酷的斗争中,磨练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以骁勇善战、组织严密、韧劲足耐力强著称,可称为中国古代最凶猛、最强劲的特种部队。

    乞活军中有一个叫冉良的猛人,字弘武,滑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自幼就舞枪弄棒的,11岁时就已能统率族人与胡人作战,膂力过人,所向无前。

    冉良还颇具民族意识和爱国情节,其曾率族人从魏地(今河南)过江,投奔江南的东晋,要求晋室出兵,一同北伐。

    结果,偏安江南的东晋,却根本没看上这群破衣烂衫要饭的。冉良无奈之下,只好北返。不过,这次南行也不是没有收获,东晋朝廷感念冉良的民族气节,给了其相应的政治待遇,封其为晋“建节将军”。

    当然,这个封号,如同蒋委员长封土匪,“中将遍地走”、“两星臭大街”,属空头的委任状,搞语言贿赂。

    310年,石勒攻打河内郡,两军厮杀时,石勒在阵前观战。只见对方阵中一少年战将,勇悍绝伦,面对匈奴、羯胡的攻城大军勇而无惧,箭射、枪挑杀死胡军多人。

    石勒惊叹:猛人啊(此儿勇健可嘉)。

    此少年战将就是冉良。

    冉良虽猛,但终因力量悬殊,被石勒俘虏。石勒惜其才,令石虎收其为养子,改姓名为石瞻,其所部汉族乞活军也被石勒收降,调拨给石虎节制,驻扎在兰陵郡(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附近)。

    328年,前赵、后赵大战时,冉良在和刘曜部队交战中战死于新绛(山西省西南部)。冉良死后,留下年幼的儿子石闵,按辈分应是石虎的养孙。

    石闵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长于谋略。公元338年,年仅16岁的石闵,参加了自己军旅生涯的首战,史称昌黎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五胡十六国时期两个天才少年将星第一次碰撞。这两个天才少年,一个自然是石闵,另一个,就是号称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的慕容恪。

    前文已经有所介绍,石虎统治的后赵、南方的东晋,都是偏安,边疆面临巨大的军事威胁。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鲜卑、丁零、乌桓、夫余等。

    其中,鲜卑族主要有三支: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对后赵来说,最大的威胁,即是337年由慕容部首领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国。

    鲜卑族,属北方阿尔泰语系,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鲜卑曾归附东汉帝国,匈奴西迁后,鲜卑族占有了匈奴的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也并入了鲜卑,其势力逐渐强盛。

    魏晋之际,慕容鲜卑自辽西迁于辽东北,294年,慕容鲜卑部首领慕容廆率部移居至大棘城。

    大棘城,位于现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朝阳市东部,曾为古帝颛顼之墟。

    在大棘城,慕容廆对本部鲜卑进行了改造,教部众进行农业生产,并制定了维持生产生活秩序的法律制度(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开始了由游牧生活到定居的农业生活的转变。

    西晋灭亡后,慕容廆任用汉族士人为谋士,以大棘城为中心据有辽水流域,向东晋称臣,受东晋官爵。

    337年,慕容廆子慕容皝继立,于大棘城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慕容皝继续尊奉东晋为正统,并不断开疆扩土。

    公元338年,后赵石虎曾与前燕慕容皝联合进攻过段部鲜卑的段辽,并灭亡了段辽的辽西公国政权。

    联合灭掉段辽后,石虎开始对前燕这位前盟友下手了。

    为师出有名,石虎找了个理由:我们约好一起攻击段氏鲜卑,但最后你们违约,没有与后赵会师就自己动手了。这还不算完,你们得胜后又劫掠而归,太不够意思了。

    理由合不合理?已经不重要了,像石虎这种五行缺德的人,打你之前还能给你说个理由,就算很给面子了。

    石虎占据中原之地,是北中国最大的势力,燕国军民知道石虎要来进攻,甚为惊恐。前燕所属36城先后叛燕投赵,后赵军兵锋直指棘城。

    慕容皝畏惧石虎军势,欲出逃,被部下劝止。部将刘佩,率数百名敢死队骑兵偷袭赵营,小胜,鼓舞了燕军士气。慕容皝固守棘城,消耗赵军。

    两军相持十多天,赵军见短期内不能克棘城,遂后退,准备从长计议。此时,五胡十六国史上第一名将,慕容皝的第四个儿子,时年仅17岁的慕容恪出场了。

    慕容恪,趁后赵军队撤退,抓住有利战机,果断亲率2000轻骑兵,于清晨从城中杀出。

    打仗,最怕被打个措手不及。后赵军队正在组织后撤,辎重、马匹、人员,嘈杂成一团,突遭慕容恪轻骑袭击,大惊之下来不及组织反击,纷纷弃甲溃逃。慕容恪一路追击砍杀,居然打出了一场斩首3万余级的大捷。

    因大棘城属昌黎郡,故此战史称昌黎大战。

    17岁的慕容恪,因昌黎大战而威震北国,而此战,对另一个天才少年也影响颇大。

    昌黎大战,后赵诸军尽溃,唯独一支军队没受多大损失,这就是游击将军石闵率领的三千汉军。面对整体败局,井然有序撤退保全部队,同样是壮举,与当年蜀汉赵子龙在斜谷之战中的表现无异。石闵因此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并在战斗中屡立奇功。

    再说慕容恪。慕容恪,字玄恭,出生于昌黎棘城,慕容皝四子。

    慕容恪少年时代,即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可父亲慕容皝却一直没太注意慕容恪。原因?男人往往爱屋及乌,慕容恪的母亲高氏,一直就不是慕容皝的菜。

    直到慕容恪15岁时,慕容皝才逐渐重视起这个老四来。是什么让男人的这副德性改变了?

    因为,慕容恪越来越帅。史载,15岁的慕容恪“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

    尺,是古今都有的度量单位,实际长度却明显不一样。时至今日,北方的农村男子,在农业生产中还喜欢用拇指和中指展开,作为测量物件长度的标准。笔者小时候就经常见大人如此搞测量,山东方言称为“扎”,“一扎”,就是成年男子拇指和中指伸展开的长度。而古代的尺,最初指的就是成年男子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成年男子的手指也不断变长,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而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当然,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到西晋时,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据此推算,慕容恪身高接近2米,再加上颇具男子汉气概(容貌魁杰、雄毅严重),活脱脱前燕擎天柱。

    更难能可贵的是,慕容恪还是个知识分子(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慕容皝,这才觉得自家这个老四可能是个可造之材,逐渐放权让其带兵。

    昌黎大战,慕容恪初战告捷,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年不及弱冠,即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具体战绩:

    一.三藏口大破后赵。

    338年12月,即昌黎大战后几个月,被灭国的段氏鲜卑首领段辽,遣使上表向后赵石虎请降。

    刚上完表,段辽就后悔了。石虎这人的脾性,他是清楚的,投降过去之后是什么后果,他不敢想象。

    再三权衡之下,段辽想投降前燕。前燕虽然是慕容部的政权,但毕竟大家都是鲜卑人,同根同种。

    段辽秘密派人到慕容皝处,又请降于前燕,并与前燕合谋设伏,欲消灭前来受降的赵军。

    当时,后赵石虎已派征东将军麻秋、司马阳裕等率兵3万前去受降段辽,慕容恪则带精骑7000埋伏于密云山中。

    麻秋、司马阳裕的后赵受降大军一到,慕容恪的伏兵顿时四起出击。后赵军猝不及防,大败于三藏口(今河北承德市北高寺台附近),司马阳裕被俘,麻秋侥幸步行着逃脱。

    说到这个麻秋,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肯定对小时候家里过年时贴过的一张叫《麻姑献寿》的年画有印象。这个麻姑,就与麻秋有关,后叙。

    再说段辽。段辽投靠前燕后,被慕容皝待为上宾。但寄人篱下,岂能长久?在第二年,即339年,段辽就被砍了头,人头被送往后赵石虎处。

    慕容皝杀段辽的原因,史载是段辽意图谋反。不管是不是谋反,历史上国主投降,鲜有善终者,这也是当年鲁肃在赤壁大战前力劝孙权不能投降曹操的原因:我们投降还能当个小官(下曹从事),老大你投降,只能是茅房点灯-找死(屎)。

    二.屡破高句丽。

    前燕的辽东是战略要地,辽东最大的威胁是高句丽。前燕先后两任辽东守将慕容翰、慕容仁,一个被高句丽打跑,一个被杀,后来,辽东竟然无人敢镇守。

    硬骨头,我来啃。341年10月,20岁的慕容恪被慕容皝任命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至平郭后,血气方刚的慕容恪率军主动进攻,屡破高句丽,直至把高句丽打怕,不敢再入前燕境界。

    345年10月,24岁的慕容恪又受命攻高句丽,轻松拿下高句丽的南苏,大体位置在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

    三.败亡鲜卑宇文氏。

    342年,前燕迁都到龙城,即现在的辽宁朝阳。当时,龙城西北即是宇文鲜卑部的都城紫蒙川,前燕迁都到此,慕容、宇文两鲜卑的火拼,已是势所难免。

    344年2月,慕容皝亲自带兵攻击鲜卑宇文部的宇文逸豆归。他以慕容翰为先锋,以猛将刘佩为副将,命时年23岁的慕容恪、慕容军、慕容霸(枭雄,后叙)及折冲将军慕舆根等率军分三路并进。

    前燕三路大军势不可挡,大破宇文部,攻克宇文氏都城紫蒙川。宇文逸豆归败逃,死于漠北。鲜卑宇文氏从此散亡。

    四.攻克扶余国

    346年正月,慕容恪与慕容皝世子慕容俊,及慕容军、慕舆根,率1万7千名骑兵袭击扶余国(国王居住地大体在今辽宁铁岭昌图县)。慕容俊坐镇中军指挥,慕容恪为前锋,统帅诸军进击,攻克扶余,俘获扶余国王玄及部落5万余口返回龙城。

    慕容皝并没有为难被俘虏的扶余玄,封其为镇军将军,还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从此,扶余家族人员充斥前燕、后燕朝廷。

    不过,370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灭前燕时,正是扶余玄的儿子扶余蔚,率领500多人打开邺城的城门,帮助前秦灭了前燕。这是后话。

    前燕灭掉段氏鲜卑、宇文鲜卑,击败高句丽、扶余国后,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政权,慕容恪居功至伟,比后世林副统帅辽沈战役的功绩也不遑多让。

    前燕当时所辖地区,大致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与后赵石虎并列成为北方的两大霸主。

    相比之下,占据中原的石虎势力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