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
“那么苏师,为何这对于君王来说,是好的呢?” 朱标再度发问。 既然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只是对于自己有利之事,考过之后便可舍弃。 那科举能被一代代推行到现在,必然与君王有利的。 只是这利,又在何处? 苏璟淡淡道:“这就简单了,科举为国家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君王治理国家不是更加的轻松了吗?” “同时,科举也让普通百姓有了阶级跃迁的通道,对于朝廷的忠诚度会提升。”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门阀的影响力会大大的削减,因为他们再也无法通过举荐的手段收拢民间的人才了,等于打掉了中间商人。” “虽然君王本人是继承制的,但没有一个君王会希望自己的手底下官员也是子承父业的,君王想要的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臣子。” “说到底,还是为了皇权的稳固。” 苏璟侃侃而谈,这些都是前世历史书上讲烂的东西。 但对于朱标来说,却是十分的新颖,或者说透彻。 科举对于皇帝的好处,在苏璟的三言两语之中被描述的相当清楚。 能够稳固皇权的东西,自然会被大力的推行了。 这科举从诞生开始,便一直延续的理由,已然清晰的摆在了朱标的面前。 “那这与科学又有何关系,为什么阻碍了科学的传播与发展?” 朱标有些疑惑道。 科举的利弊他是听明白了,但是和科学的关联,他还是不太懂。 怎么就不利于科学的传播和发展了。 苏璟看着朱标,想了想,犹豫片刻,还是说道:“这个么,就不得不提起咱们的当今天子了。” 当今天子? 自己的父亲? 怎么又扯到了自己的父亲了? 朱标整个人的脸色变化有点怪,但他还是克制了,问道:“苏师此言何意?” 苏璟也没当回事,刚才他说之前就考虑了一下,要不要和朱标说的这么直接。 怎么说,谈论的那是老朱。 但想了想,既然是教导自己的学生,还是教的清楚些为好。 “牛懿,你应该知道,大明就快重开科举了吧。” 苏璟朝着朱标问道。 以朱标那深不可测的家世,这宫中的事情,应该是知道一些的。 苏璟是这么想的,所以便有了这样的问法。 但这落在朱标的耳中,就有些震撼了。 因为朱元璋的确有重开科举的想法,但目前呢,还未公布,只是在一些朝臣之间有谈论。 毕竟,重开科举,需要的准备工作还是不少的。 但现在,苏璟身在溧水县,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苏师,科举确实很快要重开了,但苏师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朱标好奇的问道。 他一般不藏在心里,有疑惑就问。 “这个么。” 苏璟笑道:“很简单啊,结合一些现象和国家的法令,不就可以知道了。” 嗯? 国家法令? 朱标愣了一下,随即问道:“还请苏师详言。” 这事,实在是让朱标摸不着头脑。 苏璟淡淡道:“几个月前,当今天子发布诏令,在天下府、州、县立学,各地学子数量明显增加,这还不明显吗?” 府州县立学,还是天子诏令,这不是要重开科举是什么? 苏璟又补充道:“你还记得我造纸厂是什么时候搞起来的吗?” 造纸厂! 这么一说,朱标一下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苏璟的一切,早有计划。 府州县立学,学子增多,那对于纸张的需求就会增多。 造纸厂的生意,那自然不会差了。 这商业活动,也是跟随着国家政令在变化的。 此时,朱标看向苏璟的眼神,那是无比的崇敬: “苏师智慧,学生领教。” 苏璟摆摆手道:“这都是基本操作,我之前教你商业本领的时候,不就和伱说过么,要明白社会需求,才能赚到钱。” “社会的需求是什么?国家政令的影响很大,平时多注意观察思考,其实很简单。” 这倒不是苏璟在吹牛,前世投资的时候,苏璟可是吃过亏的。 “学生受教。” 朱标点点头,只觉得苏璟厉害无比。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恐怕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不说这些了,还是说科举。” 苏璟继续道:“既然要重开科举,那肯定要制定流程方法。” “虽然还未真正颁布,但以我来看,大致是会沿用元末的八股取仕制度吧。” 八股文! 这个真是在科举制度中,一个毒瘤般的存在。 “苏师,您这也是观察思考出来的?” 朱标一脸骇然的看向苏璟,只觉得这太恐怖了? 科举的事情,从府州县立学可以窥探出一二,倒是不难理解。 但苏璟竟然连八股取仕的方法都提到,这就让朱标震撼不已了。 因为对于采用何种科举办法来取仕,朝中其实一直都是有争论的。 朱标之前的老师又是大儒宋濂,自然也会有交流。 同时,他父亲朱元璋同他也就讨论,目前来看,的确是偏向于八股取仕这个方案的。 这事这么细,苏璟竟然也能一语中的,如何能叫朱标不惊讶。 “算是吧。” 苏璟点点头道:“因为八股文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只要是正常的君主,大概都会选择这个方案。” “独有的优势?” 朱标愣了一下,当即想起了自己和宋濂曾经的交流,他说道:“苏师所言的优势,是不是指八股文用孔圣立言,有利于天下学子更好的体会孔圣学问之精义,八股格式统一,也便与考官评分,更显公平。” 这不是朱标的话,而是宋濂在和朱标讨论时说的内容。 在朱标看来,也算是有道理的。 然而。 苏璟的回答只有两个字: “放屁!” 苏璟完全没有顾念自己此刻老师的身份,直接脱口而出骂出了一句脏话。 这整的朱标都有些不知所措,他完全搞不懂自己说了这么一句,怎么引起了苏璟如此之大的反应。 “苏师,学生哪里说错了吗?” 朱标大着胆子问道。 苏璟冷哼一声道:“哪里都错了!八股文的优势,在于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苏璟说的那叫一个不客气。 对于八股文,苏璟虽然没有作过,但他亦是痛恨的。 泱泱中华,因为这八股文,扼杀了不少多少先人之思想。 若论思想之毒,八股文首当其冲! 苏璟这毫不留情的言语,听得朱标是如雷贯耳,不知所措。 八股取仕的优势,竟然是这个吗? 让天下消磨消磨时间在无用之地,毁坏志向节操在昏暗不明之中,长人的骄傲自满,迷惑人的神志,向上不能够辅佐国家,向下不能够给事牲畜。 这哪里是优势,简直是在抨击八股之害,还是巨大无比的祸害。 “苏师,八股取仕,真有如此之危险吗?” 朱标朝着苏璟说道。 这和他之前了解到的可不太一样,无论是他的老师宋濂,还是他的父亲朱元璋,都没有这么说过。 “你以为我在危言耸听?” 苏璟看向朱标反问道。 “学生不敢。” 朱标立刻道。 苏璟的情绪平复了下来,说道:“就当我危言耸听也行吧,反正这八股取仕的办法,也改变不了。” “毕竟,它的好处,是任何一个君王都无法拒绝的。” 朱标看着重新恢复平静的苏璟,说道:“苏师,学生不明白,这八股取仕的优点,到底是什么?” 刚才苏璟说了这一通,好像都是缺点。 苏璟淡淡道:“我说的不都很明白了,长人虚骄,昏人神智,这正是君王想要的,自然也就是优点。” 朱标摇头道:“苏师,学生以为苏师此言无理,君王又怎么会想要臣子虚骄,神志昏聩呢?” 身为大明太子,此时的朱标已经将自己代入了君王的角色之中。 至少他不会希望自己的臣子这般。 苏璟笑道:“君王为什么不想要,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吧,牛懿。” “作为君主,什么事都比不过自己统治的稳固,在思想上也是一样。” “八股文要求作题形式,也要求作题思想,一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阐述,根本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不是一种思想上禁锢。” “当所有读书人都研究八股文,意味着他们要研究孔孟儒学,遵循天地君亲师之思想,不正是君王想要的吗?” 苏璟的这一番阐述,让朱标哑口无言。 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起来相反的两件事,其实为的是一个目的。 在思想上确定君权至上的地位。 按照现在八股文的思路,这的确是君王十分喜爱的。 苏璟没有管此刻有些呆滞的朱标,继续说道:“科学知识之发展传播,需要的是自由开放之思想。” “科举,尤其是八股取仕,其实是在扼杀科学。” “毕竟,比起科学,统治更为重要。” 比起科学,统治更为重要。 这一句简单的结语,让朱标的内心震动。 “比起科学,统治更为重要,比起科学,统治更为重要” 朱标喃喃自语,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 科学还是统治? 朱标觉得自己又被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中。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 苏璟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这是现实,无法改变的现实,不要想太多了。” 封建帝制下,有这样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不,苏师,学生以为,一定有解决的办法的。” 朱标抬头,看着苏璟无比坚定的说道。 解决的办法? 除非没皇帝,直接过渡到下一个社会体制! 苏璟内心感慨,但表面上还是劝道:“不要着魔了,牛懿,这件事,不是你可以解决的,至少目前的你,还不应该去思考这种问题。” 现在可是大明刚建国,朱元璋的个人权力顶峰。 在任何朝代,尤其这种建立初期的皇帝,就是绝对的统治者。 你现在和他说要进入下一个社会体制,天下不再姓朱? 这不是提着脑袋让老朱砍么。 也就是朱标是苏璟十分喜爱的学生,这才多嘴说了几句。 不然的话,苏璟连科举八股取仕的缺点都不会和朱标多聊。 这些事,一来属于大不敬,传出去容易掉脑袋,二来仅凭一张嘴几句话,也很难让人信服。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标一样的信任苏璟。 朱标依旧沉默,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 “苏师,这八股取仕,以孔孟之道为核心,您说有错,难道孔孟之道错了吗?” 朱标又问道。 刚才苏璟的话语太快,很多内容他都没有细细的思考,现在想来,他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孔孟之道本身当然没错。” 苏璟回答道:“但若是,只允许读书人用孔孟之道来科举,那就是错了。” “科学本身就是一项探究事物及其现象规律的科学,必然是前进的,发展的,进步的。” “若是被限制在某个牢笼之中,决计没有发展的可能性。” “科举之害也体现在这里,一个国家有智慧有思想的读书人,都去钻研八股,为了仕途穷尽心力,科学又哪来发展的基础。” 听着苏璟的话语,朱标意识到,这科举,尤其是八股取仕,危害的确很大。 那要不要向自己的父亲建议取消八股文呢? 朱标一时间又有些迟疑了。 苏璟已经将这科举八股取仕的优缺点都说的很明白了。 如果自己站在父亲朱元璋的位置来看,至少眼前,这八股取仕那是相当好的。 网罗了天下人才,同时也让他们能尽力的为君王,为皇家,为朝廷服务。 更让天下读书人,全部接受天地君亲师的儒家思想,天大地大,君主最大。 这权力始终都握在朱家的手中,连思想上都是如此。 这无疑是一件对皇帝来说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自己真的向父亲朱元璋提了这个建议,大概也是不会被采纳的。 如此,科学之发展,必将胎死腹中。 生产力的发展,便成了无稽之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