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言情小说 - 快穿:冤种们掀桌不干了!在线阅读 - 第646章 病弱农家读书郎(1)

第646章 病弱农家读书郎(1)

    “分家!三弟这些年一直不做活,现如今已满十六,凭什么还要我们和二弟养!”

    一道尖细的声音传入耳中,让心口隐隐有些发堵的灵柯,忍不住皱了皱眉。

    她这是又来到了什么地方?

    想要睁开眼,但眼皮好似有千斤重,她只能模模糊糊听着外面的说话声。

    “你养活?你养活什么了?赵春桃!你说话得对的起你自己的良心!我和他爹这些年一直忙里忙外,田里大都是我们在忙,难道我们赚的还养不起老三?”

    “而你和老大在镇上摆摊,从来没有拿银子回家,甚至米面粮油都是从家里拿,我说过什么吗?怎么你们吃家里用家里的就行,我小儿子在家吃点饭菜,就不行了?”

    皱皱巴巴如小枣般的老太太,一脸怒容的盯着面前身穿碧青色粗布衣衫的妇人。

    妇人也便是赵春桃这大半年来一直在外面摆摊,自然练出了一张巧嘴,此时丝毫不让:

    “以后你们老两口养老难道不是指着我和丰收?谁家成年的小叔子天天躺在床上?我作为嫂子,还不能说两句?”

    “谁都能说他,就你不能!”

    老太太一脸怒容,随后一指赵春桃旁边的小姑娘怒道:

    “你可别忘了,当年要不是老三苗丫头就没了!”

    没等众人开口,又指了指一旁低着头的二儿媳:

    “还有你杨杏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要是没有老三,光宗也是一样!你们不感念老三的恩情也就罢了,他现在病了,还天天嫌弃他,那当初他考中童生的时候,你们怎么一口一个“亲弟弟,以后不要忘记哥哥嫂嫂”啊!”

    本就低着头的杨杏花缩了缩脖子,将自己藏在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身后,见男人不吱声,又轻轻扯了扯他的衣摆。

    接到自家婆娘暗示的老二蒋庆丰有些烦躁的皱了皱眉,对着老太太开口道:

    “娘,您声音小一点,这若是让外人听到,岂不是被人笑话。”

    “被人笑话?要笑话也是笑话你们兄弟两个白眼狼!”

    老太太啐道,但说话的声音确实小了几分。

    坐在上首一直沉默着抽旱烟的老头,看了眼屋中的几人,目光落在挨着赵春桃身边人高马大的男人身上:

    “老大,你想分家?”

    被父亲盯着,男人也便是蒋丰收有些犹豫的抿了下嘴唇,刚想要开口,便察觉到胳膊一痛。

    老头自是看到到了二人的举动,拿着烟斗轻轻在桌子上磕了磕:

    “老大,你都三十多了,苗丫头也即将出嫁,若是还立不起来,以后谁给苗丫头撑腰!”

    赵春桃听此,小声嘟囔道:

    “都三十多了,还要养着一个拖累,苗丫头能找到好的才怪!”

    她的声音看似小,但却清清楚楚的传入所有人的耳中。

    旁边刚坐下的老太太见此,立刻横眉冷竖,然刚准备站起身,老头再次出声:

    “老大,你就是这么教媳妇的?”

    被父亲严厉的目光盯着,蒋丰收的头微微低了几分,一把推开妻子的胳膊,瓮声瓮气的开口:

    “爹,我没想分家。”

    赵春桃听此,神色一凛,想要继续说些什么,蒋丰收却从怀中掏出了一串铜钱递了过去:

    “爹,娘,这些年苗丫头和根生一直都是你们在照顾,加上我们开摊子所需要的米面都是来自家里,我们两口子在外面也挣得不多,这些钱就是孝敬您二老的。”

    赵春桃看着那两串铜板,眼中满是怒火,想要上前抢回来,一旁的老太太则是眼明手快的抓到了手中:

    “老大,你这才像话!”

    “应该的。”

    蒋丰收恭顺的回答。

    赵春桃看着旁边一脸憨厚的男人,几乎要气疯!

    她起早贪黑挣得银子,凭什么交给那个老太婆?

    那老太婆肯定又要去给那个懒蛋小叔子买药了!

    凭什么!

    见赵春桃气的小脸涨红,老太太对着她冷哼一声,拿着铜板朝屋中走去。

    事情也说的差不多了,老头再次拿着烟锅敲了敲桌子:

    “好了,天色不早了,都回去吧。”

    几人虽还有不愿,但既然一家之主都发话了,也只能纷纷离开。

    灵柯晕晕乎乎的躺在床上,偶尔还能听到东西厢房传来的脏话。

    就在她昏昏欲睡时,一道有些粗糙的手覆盖在了自己的额头上。

    “哎呀!三儿发烧了!”

    苍老中满是焦急的女声音在耳边响起。

    “让老大去请周郎中。”

    紧接着又是一道年迈的男声。

    听到声音,灵柯心底浮现一丝暖意,很快便陷入了黑暗。

    而在昏睡中,大量记忆涌入脑海。

    大榆村中有一对夫妻,男人是老实肯干的蒋大海,女人则是性子有些泼辣的刘红梅。

    二人孕有三子,长子蒋丰收,娶妻赵春桃,次子蒋庆丰,娶妻杨杏花,而原主则是两人最小的儿子,蒋秋收。

    因着生蒋秋收的时候,刘红梅已32岁,蒋大海也有34岁,故而二人格外偏疼这个小儿子。

    当然所谓的偏疼,也不过是在能力范围内照顾的仔细了些。

    原主并未在父母的悉心关爱下长歪,相反甚为懂事聪明。

    且因天资聪慧,在村中学堂读书时被夫子看中,推荐给了镇上的同门。

    自此原主便开启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并于十岁成功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为一名童生,真正成了一名读书人。

    由于他年纪轻轻便成为了童生,且取得了县试第一、府试第二的好名次,按照规定,每月官府会发放6斗米。

    此消息一出,顿时成为整个大榆村,乃至整个平阳镇都人人称赞的神童。

    可惜天不遂人愿,原主十一岁时,为了救落水的小侄子和小侄女,自己被大水冲走。

    幸亏得隔壁村的汉子相救,将他从水中捞了上来。

    命虽保住了,他却落得一身病,自此身体孱弱,但凡变天,便会缠绵病榻。

    但原主却不是个认命的,虽身体不好,但坚持看书,无法去学堂听先生讲课,便自己学习,将不懂的内容记下来,反复琢磨并定期去镇上找先生请教。

    虽说进度缓慢,但总算也学了不少东西。

    然他这般每日沉迷读书,不做家中庶务的姿态,却让自己的两个哥哥和嫂子越发不喜。思夜雪的快穿:冤种们掀桌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