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明末汉之魂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

第四百八十九章: 去河南剿寇

    崇祯听出了话音,知道黄汉应该有些能够在固守两条防线的前提下机动的兵力,心里高兴,点头道:

    “统一指挥权,使得部署两地的营伍能够互相支援确实不错,东奴没有水师是他们的弱点,宁远和金州靠海确实是我军的优势。

    不知爱卿现在有没有积蓄一些力量?能否拉出这些人马以战练兵?”

    皇帝果然是准备调遣自己率领一部分人马进入内地打流寇,纵然黄汉对内战不感兴趣也必须前往。

    “红旗军”在京畿之地和边关声名赫赫,在内地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力。

    此次行军几千里完全可以进行宣传,让老百姓看到一支不一样的强军。

    崇祯年轻记忆力不错,也肯学习,最起码把黄汉以战练兵的言论记在了心里,此时以这个理由、以协商的口吻,调一些“红旗军”去内地剿匪,黄汉如果拒绝那是给脸不要脸。

    识时务的黄汉给予肯定答复道:“陛下圣明,以战练兵确实很高效,训练场上的新兵未曾见过血根本不能称之为战士,唯有上过战场杀了敌人才能够变得强大。

    目前‘红旗军’有招募不久的新兵几千,是可以拉他们上战场一试身手。”

    崇祯大喜,道:“太好了,爱卿何不带上几千人马进入河南剿寇,那些流寇遭遇这些新兵正好让他们得到磨练岂不是两全其美?”

    原来是去河南,有可能崇祯认为河南刚刚被流寇染指不久,此时遏制住能够避免更大损失,诸多州府还在运转,应该具备给大军提供粮草的能力。

    河南是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穷省,去那里搞几十万人口绝对不成问题。

    黄汉表态道:“‘红旗军’食君之禄理当忠君爱国,朝廷有需要水里火里都去得,进入山陕河南剿寇理所当然。

    只不过内地无粮,后勤补给极度困难,为了避免官军在面临饿肚子的情况下劫掠老百姓,需要组织运输大量粮草。

    以‘红旗军’的定量,出动一员战兵恐怕就得两个民夫或者卫所军运输军需和粮草,不知陛下准备调多少‘红旗军’进入内地?”

    辽西走廊、金州半岛不仅仅要固守住,还要往外不断扩张、蚕食。

    对手是世界上这个时代最强大、最野蛮的冷兵器骑兵,需要小心对待,以面前的实力,“红旗军”也不可能有过多人马、投入太多精力参与内战。

    出兵多少黄汉没有自己做主,而是告知皇帝动用“红旗军”参战需要提供的粮饷,让他自己看着办。

    皇帝注重“红旗军”的发展,也屡屡问方正化和李若琏有关黄汉的带兵方法,得到的答案每每让皇帝觉得不可思议。

    纵观大明待遇最高的边军,也没有那一支人马能够保证普通营兵能够三餐饱食还每天不低于二两荤腥,根本不可能每年都有军服甚至于内衣、战靴配发。wap..OrG

    崇祯承认待遇好的战兵战斗力强、忠诚度高,也知道黄汉搞到手的银子有太多花在了军伍,可是如此用兵朝廷哪里吃得消?

    现在黄汉约等于承诺带兵打流寇,只不过说明了,出动一个正兵就得配套两个民夫或者辅兵。

    原本大明的开中法是政府实行的以盐、茶为中介,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方法。

    可是发展到了明末早就难以为继,问题的关键就是在粮食短缺升斗小民活不下去的情况下,依旧是官商勾结贪墨成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把军需交给商贾,大有可能使得军队由于饥饿而溃散。

    因此黄汉强调“红旗军”人马进入内地参战,就得事先谈妥粮草的供给,并且言明出动四千人马必须配套双倍民夫情有可原。

    崇祯想了想,自己的目的就是让黄汉暂时离开辽东一段时间,用不着苛求他带太多人马入关。

    况且平定登莱叛军后,关内的关宁军有一个算一个都已经去了山西参与剿寇,还有邓玘、陈洪范等等总兵官的人马。

    他沉吟半晌后道:“爱卿调四千人马去河南剿寇有困难吗?”

    黄汉一丝犹豫都没有,道:“臣遵旨,只不过臣担心朝廷届时供应粮草会出现扯皮现象,那一年山西勤王兵马由于诸位大人互相推诿导致军中断粮溃散之事不可不防。”

    这话不中听,崇祯听了很不开心,眉头皱了起来,他道:“朕知道了,会下旨严令河南州府不可短缺了爱卿的粮草。”

    黄汉要的就是这句话,千里运粮何其艰辛,能够就地解决一万人马的军粮,用这些粮食熬粥能够让四五万流民不至于饿死,只要这些人在“红旗军”指挥下能够走到抚宁就是胜利。

    粮食和军需何其重要,黄汉不能放心把如此大事寄托在河南官员身上,因此最大化会携带粮食随军。

    四方快运也要积极组织运输,以“红旗军”经过的二百里范围必须建立一个囤粮地作为补给点方式进行,可以选择县城、州府,也可以选择地主武装的坚固堡垒。

    河南由于经常出现自然灾害和兵灾,因此地方豪强多有结寨自保者,有些宗族武装的堡垒堪比城池,年代久远的在五胡乱华之时就存在了。

    这也是直接造成献贼、闯贼总是饿不死的原因。

    流寇们总是能够寻到囤积了不少粮食的堡垒攻打,干掉一个堡垒就会得到苟延残喘的粮食,得到兵器、铠甲补充,还会逼迫被洗劫一空的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做他们的炮灰攻击下一个目标。

    黄汉准备采取好苹果先吃的办法,发现规模不大的地方豪强山寨、墩堡采取先劝降后攻打的办法,先下手为强。

    免得粮食便宜了流寇,免得老百姓变成了流民后再参与杀戮变成了暴民再也难以安心耕种、做工。

    要解决明末流寇屡剿不灭的大问题根本不是出动官军打打杀杀就能够成功。

    黄汉认为在天灾人祸不间断、官僚腐败得明目张胆的情况下,哪怕是杀了闯贼、献贼也无济于事,自然会有王自成、马献忠之流脱颖而出。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