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在线阅读 -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83节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83节

    第174章

    皇家的孩子都很早熟,八阿哥也只是在胤祚面前表现得像个三岁的孩子,在其他人面前还是挺成熟,挺明白事理的。

    在被最喜欢的哥哥推出去后,八阿哥当时乖乖吃完了那一碗豆腐丸子,获得一颗另外的豆腐丸子奖励,但是之后连续生了好几天的气。

    不管胤祚用“不想让汗阿玛和太子哥哥失望”“六哥四岁了,不能骗人”“兄弟之中只有你三岁,适合这个游戏”的理由都没能把弟弟成功哄好。

    最终还是答应八阿哥在他生日的这一天一直陪着他,这才让奶团子消了气。

    搞得胤祚都暗暗怀疑,这只奶团子的内里是不是芝麻馅儿的,故意在豆腐丸子店里老实听话,回来之后再跟他讲条件。

    不过,看在报酬只是陪弟弟一天的份上,无伤大雅,他也就不再多想。

    胤祚原本的计划是,七弟的生辰一过完就回皇庄继续搞研究,毕竟他在皇宫住了好些天,也休息玩闹了好些天。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先是小八生了好一顿气,他没法抛下生气的弟弟自己回皇庄,而后是康熙决定种痘。

    清朝的阿哥们都是两岁到四岁间种痘,傅为格负责了近一年的种牛痘事宜,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阿哥们自然得安排上。

    这一批,五六七八四个阿哥都得种痘,还要加上一个年幼的小公主。

    因为牛痘的危险性不高,几个月的孩子也能种,越早种可以越早防疫天花。

    然后,胤祚想了想,决定让铁蛋柱子他们一起种痘,大家可以有个伴。

    他派魏珠回皇庄一趟,和铁蛋柱子他们说一声,没想到魏珠回来后的回复竟然是:皇庄中有许多成年人都没种过痘。

    在牛痘提出来前,大清种的是人痘,活下来全靠免疫力,在没有免疫力概念的大清,很多人以为是靠运气,没有多少家长愿意碰运气让孩子去种,一不小心就得翘辫子。

    另一方面,种痘是康熙这几年找到更有效率的方式才开始大范围普及的。

    而在皇庄的那些成年人,不是和康熙同辈,就是上一辈的,哪敢一把年纪再去种人痘?

    骤然得知属下们没有对天花的免疫能力,万一什么时候天花爆发,这群人恐怕得少一大半。

    胤祚大手一挥,把手边能停的项目都停了,不能停的项目留一半的人运转,其他人全部种痘去,就当休假了。

    这样的情况下,康熙不必再特意安排专门的种痘场所,把几个阿哥和小公主全部送去皇庄,多派些人过去保护就行。

    胤祚以为皇贵妃会担心小公主在皇庄得不到精细的照顾,想去安慰她几句,必要的话做个保证,没想到亲额娘十分心大。

    听完他的来意,皇贵妃说了句:“你们能在皇庄住那么久,她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有什么不行的?”

    胤祚:?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还是挺准的。

    当天,皇贵妃没让乳母跟过去,亲自坐着马车把小公主送到皇庄门口,把小公主和准备好的包裹往胤祚怀里一塞,马车掉头就走。

    “快走,去美食街,限量版蛋糕要没了!”

    胤祚:???

    胤祚:!!!

    亲女儿竟然不如限量版蛋糕重要吗?!

    就、离谱!

    小公主的睡眠质量非常好,乘了一路的马车,换了个人抱也不知道,吧唧两下小嘴,在睡梦中吐着愉悦的泡泡。

    在如此白嫩可爱又软乎的妹妹面前,硬汉也得化作绕指柔。

    然而,胤祚看着妹妹的眼神如临大敌,物理化学再怎么牛逼,也不会教他怎么带婴儿啊!

    这个时候的他忽然知道了皇贵妃的心情,把小公主和包裹往身边人的怀里一塞,双手咻咻咻比心,“廷玉哥哥,我看好你哦!”

    而后,拔腿就跑,好像身后有好几条恶狗追着要咬他屁股。

    张廷玉:“……”

    这就是皇家的亲额娘和亲哥吗?长见识了。

    问题是,他也不会带婴儿啊!

    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有娘亲和奶娘带,哭了有人哄,饿了有人喂,他只要和弟弟妹妹玩一下就行,哪里知道哭了饿了要怎么搞?

    全能小管家遭遇了职场路上的第一道滑铁卢。

    他决定把这个烫手山芋丢出去,接收的人就是……“纳兰侍卫,交给你了!”

    纳兰性德:“……”

    俊秀的脸庞都僵住了,很想不顾风度地吼一句:你不会带婴儿,难不成我会吗?!

    不行,他也得找个人一起承担。

    就这样,在小公主安心睡觉的期间,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最后又重新回到哥哥手上。

    不是刚接手就把她丢出去的六哥,而是同样年幼却十分靠谱的四哥。

    年仅六岁的四阿哥,不忍心把亲妹妹丢给别人,只能被迫早早体验当奶爸的快乐。

    他已经种过人痘并痊愈,就没在皇庄大部份人都要种牛痘的情况下离开,依然按照原先的计划留在这里看书、做实验。

    而今,又多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带妹妹任务。

    四阿哥想找关系最好的六弟一起分担一下,可是平常超好说话的六弟看到小公主可以抱两下,也可以把翠微借给他,但是想让六弟一起照顾就坚决不行。

    六弟的原话是:“再怎么调皮的熊孩子,我都有办法治,可是这种看不懂听不懂说不通的婴儿,对不起,我投降,我还是去写教材吧。”

    这样的理由都搬出来了,四阿哥还能怎么办?

    只能把妹妹养在自己的房间里,平日让苏培盛、翠微、魏珠他们搭把手多照顾一些。

    牛痘有两到十四天的潜伏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从发病到痊愈大致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个别人士需要更长一些。

    因为潜伏期的缘故,大家在来到皇庄的第一天,陆续在手臂上种下了牛痘,但在没有发病前,每个人都还是照样吃喝玩乐。

    五阿哥就跟一只被关在笼子里许久的小猴子终于被放出来似的,这里看看,那里瞅瞅,拉着七阿哥和八阿哥到处上蹿下跳。

    胤祚考虑到这是“发病前的最后狂欢”,也就随便他们去,等到牛痘发出来了,立马把人关在屋里。

    但凡五阿哥想要出来晃悠,胤祚一句“木兰秋狝想去吗?生意想做吗?翻译想当吗?”就把人堵了回去。

    每到这个时候,憋屈极了的五阿哥跑去隔壁看看带娃中的四阿哥,顿时神清气爽。

    要是他悄悄看完跑路,没人知道也就算了,还非得贱兮兮地去撩拨一句:“四哥加油,我看好你哦~就凭你丰富的带娃经验,将来很容易找福晋的!”

    不能说是尽得胤祚真传,只能说是一模一样,直让四阿哥怀疑是不是六弟背地里说过同样的话,被五弟听来了。

    四阿哥捏紧了小拳头,有点想揍弟弟,忍住!

    一个月的时间就在皇庄八成人员咸鱼休息,四阿哥辛苦带娃,黑眼圈日益严重中过去了。

    木兰秋狝要开始了。

    后宫有好几个即将生产的孕妇,不能没有主事的人,而小公主年纪还小,皇贵妃再怎么想去看热闹,也不能抛下女儿,只能留下。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不去,说是宫中需要有人坐镇,也不想长途跋涉。

    胤祚去问的时候,太皇太后笑着说:“年纪大了,不想太折腾,等你什么时候把火车弄出来了,再去也不迟啊。”

    康熙去劝的时候,太皇太后则是说:“我要是去,你肯定会放慢行程,国库本就紧张,等过些年再说吧。”

    木兰秋狝是考察八旗将士的一项军事演习,得带上那么多皇族中人、朝廷大臣、八旗将士,一应费用全部出自国库,本就得花不少银子,要是路程上拖延的时间太长,会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康熙面有愧色:“是孙儿无用。”

    他上位以后,年年打仗,户部月月喊穷,国库就没有充盈的时候,现在竟然逼得太皇太后为了替他省钱而不去木兰秋狝。

    既是作为皇帝的失职,又是作为孙儿的不孝。

    “你若是无用,福临就更无用了。”太皇太后面无表情,疯狂嫌弃亲儿子,令康熙哑口无言,自责的话再说不出口。

    “胤祚做肥料,种土豆,做生意,好不容易收上来的税多了些,你省着点花。”

    说到“省着点”的时候,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还有那么一丢丢难以品出来的嫌弃。

    康熙:?

    总觉得玛嬷是在嫌弃他把胤祚好不容易充盈起来的国库税收用掉那么多,错觉吧?错觉吧!

    要按照这个想法想下去的话,没准玛嬷是心疼胤祚赚钱不易,他却花钱容易。

    说好的隔代亲,在他这里竟然行不通,害!

    木兰秋狝的行程是早早定下的,只等几位阿哥从皇庄归来就能启程,胤祚等人头天回到皇宫,第二天一早大部队就出发了。

    众人一路赶往热河行宫,一辆又一辆的载人或载物马车将官道挤得满满当当。

    本该马车摇晃着摇晃着就想睡觉的无聊路程中,有人捏着便携式小风扇,有人在马车里打牌,更多的人在谈论底下的混凝土路。

    “这路真的好平稳啊。”

    “帘子可以掀开,不用担心吃一路的灰。”

    “听说是六阿哥自己出钱为皇上专门建的这条路,没动国库一文钱,太孝顺了!”

    “感谢六阿哥!”

    “这就是别人家的儿子,害。”

    康熙的御驾走在最前面,听不到后面嫔妃和朝臣们的议论,只通过风吹来时带来的些许破碎声音察觉一二。

    即便如此,也够他骄傲的了。

    上数一千年,下数一千年,谁家的宝贝儿子会为了亲爹出行在外,自掏腰包特地铺一条路?

    一想到将来大清的百姓走在这条路上,就会想起胤祚对他的孝顺,康熙的嘴角快咧到耳根子后去了。

    嗯,决定了,在围场遇到蒙古各部时多吹吹胤祚,京中的那些大臣已经习惯了,听他炫耀儿子时的酸味不够强烈,搞得他炫耀的欲望也不强烈了。

    有了混凝土路,马车行得稳当,可以走得更快些。

    第一天歇息的时候,比预计的路程走得更远。

    而康熙也已经想好了明里暗里炫耀儿子的十八种方案。

    他准备提前跟太子通个气,免得炫儿和炫弟的过程中出现重复用语,显得他们不够有文化。

    这种事不能光明正大地做,康熙带着梁九功悄悄去找太子,听说太子去找了六阿哥,主仆俩又换了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