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围城打援
李孝恭精神一振,他一直在等斥候的情报,尽管他得到情报,徐世绩秘密派兵北征了,但这个消息是否可靠,他不能确定,便又派心腹斥候前去探查消息。dt “命他们进来禀报!” 片刻,几名斥候快步走进大堂,为首旅帅单膝跪下禀报:“启禀殿下,卑职等人从南阳县归来。” “说说具体情况吧!隋军到底有没有北上?多少兵力北上了?” “回禀殿下,隋军确实北上了,情报确切,高子开率领三万军队北上,南阳县的隋军驻兵只有一万人。” 这时,旁边杨恭仁忽然插口问道:“真的有郝晓德造反吗?” 众人都奇怪地向他望去,这话怎么问?斥候立刻禀报道:“南阳县内到处在说,郝晓德率军烧杀抢掠,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县城内还有不少从淯阳郡和颍川郡逃来的难民。” “淯阳郡?” 杨恭仁冷笑一声,“这和郝孝德的乱匪有什么关系,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wap..OrG 李孝恭微微有些不高兴了,“杨尚书,这是朝廷给的情报,你不会怀疑朝廷吧!” 杨恭仁摇了摇头,“我并没有说朝廷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担心这是杨元庆之计,而朝廷估计只是听风就雨,唐风不可能在颍川郡有情报堂,应该只是听到苏世长的警报,如果是杨元庆诱兵之计,我就有点担心了。” 李孝恭眉头也皱了起来,“你认为是杨元庆想围城打援,所以才故意炮制出郝孝德的谣言,然后徐世绩北撤,诱引我们南下江陵城吗?” “我是这样想的猜测,不过也只是猜测,我没有证据,一切还是要由荆王决定。” 杨恭仁已经变得聪明了,他不会把责任揽在自己头上,尤其是这种关系到整个大局的战役,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绝不会力劝李孝恭,万一是真的呢?这个责任他可承担不起来。 主要是杨恭仁认为现在农民都有了土地,人心思定,就算真有郝孝德想造反,也不会有人再跟随他。 李孝恭犹豫起来了,杨恭仁说得很有道理,关键是有传闻郝晓德在李密和翟让的内讧中死了,这会儿又冒出来。 不过李密一直把消息封锁得很紧,知情者都是他的亲兵,郝孝德到底有没有死还是一个问题,李孝恭只觉一阵头痛。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人去颍川郡实际探查,到底有没有乱匪造反,但时间上恐怕来不及,李孝恭就害怕杨元庆从江夏增兵,等他把一切都确认结束,江陵城已经破了。 李孝恭背着手来回踱步,他需要做一个决断,到底要不要派援军?一方面是千载难逢之机,另一方面又担心是隋军的引蛇出洞之计,令他委实难以决断。 这时,旁边的高士廉缓缓道:“殿下,圣上给你的金牌,你忘了吗?” 李孝恭猛地想起,圣上让柴绍带给他一块金牌,上有四个字‘如朕亲临’,也就是说,他可以决定一切,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但高士廉的意思是提醒他,荆襄战役的重要,关系到整个大唐战局,这一战他必须打,就算是引蛇出洞他也要去,一旦江夏军增援江陵,江陵城破,那荆襄战役就很难再挽回了。 这不仅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李孝恭一咬牙道:“我亲自率五万军增援江陵,务必全歼杨元庆的隋军。” 他又对杨恭仁道:“我去江陵,荆襄防御就拜托杨尚书了。” 杨恭仁知道李孝恭决心已定,无法再劝,只得暗暗叹息一声,躬身道:“愿为殿下守城!” 向城县位于淯阳郡和南阳郡的交界处,这一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县城位于群山环绕中,一条官道绕县城而过,直接通向北方。 在距离官道以西约十里处,有一座宽三里,长十几里的山谷,叫做藏兵谷,传说曹操曾经在这里藏兵而得名。 不过此时的藏兵谷确实有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已经在山谷里驻扎了数天,大帐密密麻麻布满了山谷。 在一顶大帐前,高子开坐在一块石头上全神贯注地读着兵书,这是徐世绩借给他的兵书,最近几个月他酷爱兵书,他已经决定由悍将转变为儒将,文武双全,徐世绩就是他的师父。 “高将军!” 一名偏将笑着走了上来,“又在看兵书啊!” “闲得无聊,看兵书解解闷。” 高子开笑了笑问道:“找我有什么事吗?” 偏将有些为难道:“弟兄们让我来问问,究竟要几时才北上,大家实在是在山谷里呆腻了,而且大家都很担心颍川郡的乱匪。” 高子开狡黠一笑,“我几时说要北上了?” 偏将一怔,“将军不去镇压郝孝德造反了吗?” “什么乱匪,郝孝徳早就死了,只不过消息封锁得很严罢了,早就死的人,只能在阴曹地府里造反罢。” 偏将完全糊涂了,他挠挠后脑勺,“高将军,我不懂你意思。” 高子开微微笑了起来,“这就是谋略,懂吗?兵不厌弃诈,我们若不离开南阳郡,隋军怎么可能增援江陵呢?” 偏将恍然大悟,他有点懂了,“那。。。那我们几时回南阳?” “等!等总管的命令,耐心一点,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他话音刚落,远处山谷口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高子开腾地站了起来,直觉告诉他,他要等的消息来了。 一名报信兵骑兵飞奔而至,奔至高子开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禀报,“启禀高将军,总管急令!” 报信兵将一封命令呈给了高子开,高子开打开命令看了一眼,笑了起来,对手下亲兵令道:“通知所有将领,准备南下襄阳!” 入夜,一层薄薄的轻雾笼罩在长江之上,一般夜晚,长江上很少行船,更何况是这样的雾夜。 但今天晚上江夏城却有点反常,江边站满了准备上船,黑暗中人头密集,足足有四万余人,在大江上停泊着三百余艘大江船,这是原来萧梁军的船队。 一队队士兵踏着船板向船上走去,在一座高地上,杜伏威正凝视着士兵们上船,这时他回头对副将李海岸道:“李将军,江夏城就交给你了,虽然有两万军队守城,但希望你不要有半点大意,江夏城是隋军后勤重地,不可有失。” 李海岸也是隋军大将,被杨元庆安排为杜伏威的副将,这次杜伏威奉命进军襄阳,配合徐世绩攻打襄阳城,杨元庆便指定李海岸率两万军镇守江夏城。 李海岸点了点头,“请杜将军放心,江夏城绝对万无一失,无论谁来挑战,我都严守不出。” “那我就放心了,希望我们凯旋时相见。” 杜伏威微微一笑,催马冲下高地,向江边大船而去。 “杜将军,一路顺风!” 两个时辰后,四万大军全部上了船,船队起动了,穿过大江,进入了汉水,沿着汉水浩浩荡荡向襄阳城而去。 正如杨元庆所言,荆襄本是一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杨元庆用计将李孝恭的援军调出襄阳城后,襄阳城的兵力只剩下三万人,而这时,南阳郡的四万隋军和江夏郡的四万大军,都分别向襄阳城方向浩浩荡荡前进了,将以八万大军攻破襄阳城。 就在杜伏威军队离开江夏城前往襄阳城的同一时刻,另一支从夷陵县赶来的三千骑兵渡江抵达了隋军大营,杨元庆率军已等候他们多时了。 统帅这支军队的将领是大将刘滔,是王君廓的部将,他被士兵领到营门前,杨元庆金盔铁甲,立马和数十名将领一起站在营门前。 在大营内,一万五千骑兵已整军就绪,随时准备出发,没有手执火把,黑暗中只隐隐看见无数的黑影。 而此时是四更时分,正是夜色最黑暗之时,城头上看不见隋军军营中的任何调动。 刘滔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刘滔,参见殿下!” 杨元庆摆摆手一笑,“刘将军一路辛苦了,请起吧!” 刘滔站起身又道:“卑职带来三千骑兵,请大将军调遣。” 杨元庆回头对王君廓令道:“把三千军队编入队伍中,准备一同出发了。” “遵命!” 王君廓骑马跟着部将刘滔快速向三千骑兵而去,他带领骑兵队进入军营,将三千骑兵安置在队伍中,至此,一万八千骑兵已经完全准备就绪了。 杨元庆回头深深看了一眼不远处黑黝黝的江陵城墙,毅然下达了命令:“全军出发!” 一队队骑兵离开了隋军大营,声势浩大的骑兵队跟随着杨元庆逶迤向北而去 城头上,唐军大将刘方智站在城垛前久久地注视着隋军大营,他的目光十分复杂,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而至,“将军,府中管家来了,说有事找将军。” 刘方智一怔,这么晚了还来找他做什么? 他转身向城下走去,城下刘府的管家正在等着他,见刘方智下城,管家连忙上前道:“老爷,夫人请你回去一趟。” “有什么事?”刘方智有些不高兴地问,从来没有这么晚来找过他。 管家上前在他耳畔低语几句,刘方智一下子愣住了。高月的天下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