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起在线阅读 - 第12章 南方有敌

第12章 南方有敌

    南域!

    南州通往京都的一处必经之路,此刻,这里汇聚有秦国的九成兵力。

    包括董起、吴战两位主将率领的四十万兵马,以及太尉和丞相统御的三十万精锐之师,都汇聚一处。

    七十万秦军会师。

    然而在此之前,双方本为对手,但因为三十万精锐之师以围困之势而来,再加上都是秦人,以及两方主将刻意调停…

    于是,在威慑压迫以及同为秦人的双重因素下,这一场大战并没有爆发。

    不然即便一方胜了,战果也是惨胜。

    因为内战若是爆发,这对于秦王朝而言,无疑是折戟之痛,国力也将大打折扣,难防外患。

    此时,七十万秦军的军营大帐,里面都是秦国首屈一指的人物。

    身为三公的左丞相以及穆太尉,也在其中,包括董起、吴战等一众威名赫赫的主将。

    甚至,还有尚武和八大武徒。

    “如今,安南两君的兵变被顺利止戈,并没有爆发无法掌控的局势,内战…终究是结束了。”太尉穆瑰夏内心暗呼一口气。

    尤其是他执掌军权重务,官居太尉一职,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秦人自相残杀?

    那样,只会是亲者痛、仇者快。

    所幸这一切,在众人的努力下,并没有发生,国力也没有产生大的变化。

    “我也得到消息,安慕君和南平君顺利入局,已落入禁卫军手中,此刻必然已押送回京都。”尚武道。

    身为大王麾下的首席护卫,早已收到了消息。

    而且,他本该是随同一起的,但最终或许是出于谨慎,大王让他与左丞相一并而来。

    “这么快。”话落,众人眸光异样。

    虽然心中早有预测,但亲耳听见这一件事,还是有些感到不可思议,毕竟,安慕君和南平君是此次兵变的罪魁祸首。

    因此,只要这俩人落马,那么这一次兵变…便是真正的结束了。

    然而他们都明白,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平定局势,除了拥有董起、吴战等人的遥相呼应外,

    最重要的还是大王敢于以身为饵,引诱安慕君和南平君入局,这才成功将两人拿下。

    “大王妙计啊!”众人都不由惊叹了一声。

    虽然大部分都是先王在生前就已经安排好的,提前布好了局,但若是大王没有敢于入局的魄力,那便很难这么快就平息了内乱。

    “既然此次兵变已然止戈,我大秦兵力还是尽快归入岷山大营吧。”左丞相道,似不想久留于此。

    同时,他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内政,竟这么快便平息了下去。

    “不急。”只听尚武开口:“我得到消息,大王应该会来这里。”

    “来这?”众人眼神一闪,脸上浮现一丝意外之色。

    “正是。”尚武点头道。

    哪知话语还没有落下,便见大帐外传来脚步声,一道熟悉的声音随之传来:“这里的战况如何?”

    话落,众人一惊。

    回眸看去,便见几人走了进来,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连忙起身拱手:“拜见大王。”

    来人,正是秦曌等人。

    “闲话少说,先说说情况吧。”秦曌一挥手,迈步走到了主位前坐下,眼神看向众人。

    “诺。”

    随后众人将这里的情况一一说出,方才拱手道:“七十万兵马汇聚,大王如何安排?”

    “这样么…”秦曌沉吟,语气停顿了下,回应:“三十万精锐回归岷山,同时加大军费力度,提升军队整体实力…。”

    “至于其余属军,则由吴战率领二十万兵力北上,镇守我秦国北疆,董起率余下二十万前往南诏平定局势,不能让我大秦刚囊入版图的领土化为乌有。”秦曌开口。

    父王打下的江山,不能在他的手中丢掉。

    “诺。”董起、吴战躬身道。

    话落,秦曌眼眸又看向八大武徒,不由笑道:“这一路,你们跟随太尉而来,感触如何?”

    “回公…回大王。”天降听到问话,下意识就欲说公子,不过好在及时收口,致谢道:“感谢大王能让我们八兄弟进军队历练。”

    这几日在军队的历练,对他们八大武徒都有不少的提升,尤其心境方面更是感触颇深。

    “那便好。”秦曌额首,随后又说道:“寡人欲破格任命你们为副将,随同董起将军一同南下,为我秦国平定局势变化,如何?”

    虽然秦国以武立国,但眼下王朝内乱虽止,但外患却未曾减少半分,何况八大武徒实力很不错,再加上在琅琊山夫子峰听道多年,八人的手段不只是明面上那么简单。

    因此,他才有了这样的想法,想将这八人收为己用。

    人才绝不能浪费。

    然而此话一落,所有人脸色都一阵错愕,没想到大王竟会破格收纳这八人。

    “大王…”有人心中不服。

    哪知秦曌挥手制止,眼神看着八人,再次询问道:“可愿否?”

    “这。”八大武徒也是错愕了下,没想到秦曌会有这样的举动,一时间,竟不知是否该应下。

    眼神不由看向武瑶学姐,带着几分询问之意,然而,学姐仿佛没有看到这一幕,只是坐在一旁吃着花果。

    “入秦为将…”八人有些迟疑。

    而此时,只见洪虎暗暗地看了董起一眼,嘀咕的说了一句:“董起副将?爵位几级?”

    众人眸光一凝。

    眼神看去隐隐有些不善,大王封其为副将,这人不感恩涕零也就算了,竟还敢询问爵位?

    “除天降外,七人为十左庶长,天降可再升一级,为十一右庶长。”秦曌漫不经心的道。

    自来,秦国以武立国。

    军功爵分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

    “左庶长么?倒是不大。”一道嘀咕声在八人中响起。

    “这。”众人的眸光又是一凝。

    左庶长之爵位还不大?

    一般能达到左庶长,都是功名齐收的将军,哪怕是董起、吴战等威名赫赫的主将,其爵位也不过才十二左更。

    因此可想而知,左庶长,有多大的份量。

    而你八人虽然个人实力不错,可至今一个功绩也没立,就能授封左庶长,甚至天降还成为了右庶长,竟还不知足。

    看着洪荒那欠揍的模样,有武将咬牙切齿,好想一拳打在他脸上,真不要脸啊!

    “呵。”秦曌听到此话,先是一愣,随即不由笑出了声,道:“好,你能有此心很不错,不过,我秦国向来以武立国,既想要更高的爵位,唯有以军功来换,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对于洪虎的话语,丝毫没有介意。

    “那是必须…”洪荒顿时神情傲然,不过话语还没有说完,便被天降伸手拉到了后面,一个眼神示意其闭嘴,不敢再多言,

    “哒哒。”天降迈步走出,拱手致谢道:“多谢大王恩赐。”

    虽然八弟洪荒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可作为八人中的大哥,他又岂会不明白秦曌的意思。

    这是要将他们收为己用。

    而且,他们八人什么功绩都没立,就能获得庶长爵位,已是王恩浩荡,明显破格提拔他们八兄弟。

    “嗯。”秦曌额首。

    随后他又看向董起、吴战两位主将,宣布道:“此次内乱平定,董起、吴战两位将军功勋卓著,使我秦国免遭手足相残之祸患,当属首功,爵位升至中更,其余人爵升一级。”

    “多谢大王。”话落,所有武将当即拱手道,一时间,武将纷纷露出笑意。

    “恭喜。”由衷祝贺。

    左丞相眼神闪烁,看着眼前的少年提拔其心腹。

    “南下…?”只有太尉穆瑰夏眼神在众人的身上闪烁,尤其是对大王封八大武徒为董起副将的时候,就让他隐隐意识到了一丝不妙。

    “大王,是否发生了什么事?”在众人都在祝贺之际,一道声音响起,使得所有人的眸光都看了过来。

    有人不解。

    也有人隐隐明白了什么。

    毕竟,天降等人的实力不俗,大王封其为董起的副将,极有可能是南方有大事发生,让八人助董起一臂之力。

    “看来你们都猜到了。”秦曌从众人的眼神中,便明白他们也猜测到了一些,随即不再隐瞒。

    便见他开口,道:“寡人得知了一封密函,南方有敌,正在集结兵力,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入秦。”

    “南方。”此话一落,所有人脸色一变。

    隐隐明白大王口中的南方,并不是指南诏国,而是指南诏之外的极南之地,那里有着几座国度。

    尤其是那根深蒂固的周王朝,更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大王。”这一刻,所有人的眼神都落在了他身上,显然是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虽然,他们也很疑惑大王能知晓此事,但大王终究是大王,一些被先王隐藏在地下的手段,是他们所不熟知的。

    必然,也是大王知晓此事的关键。

    “太尉,相邦。”

    秦曌眼神落在俩人的身上,道:“劳烦两位率领三十万精锐归入岷山,同时回返京都,传寡人之命,敕令国库加大军费开销,使我秦国国力得以提升,以及后勤粮草等保障,务必不能落下,必须准备充足。”

    “诺!”

    一位位朝臣及武将拱手,随着一道道旨意落下,时间流逝,不久,众人都纷纷离去,各自行事。

    当然,除了少数几人外,太尉穆瑰夏也停留了下来,左丞相深深地看了一眼,随后便离开了。

    “太尉可还有事?”秦曌道。

    “回大王。”

    穆瑰夏再次躬身一拜,“眼下我秦国虽然内乱已平,如今又面临周边各国环视,因此,大王即位大典一事决不可落下,只有正式继承大统,大王才能名正言顺,才能杜绝许多人的心思。”

    言语再次将即位大典一事提出。

    “这。”秦曌迟疑的沉吟:“寡人毕竟带孝即位…”

    “大王!此事决不可再三推脱啊!”穆瑰夏连忙道。

    秦曌看着太尉的神情,沉思了片刻,也明白太尉的深意与坚决,许久,方才妥协的开口:“既然如此,太尉便先与相邦以及御史大夫一同筹备吧,不过在此之前,寡人会先去祖地一趟。”

    像即位大典这等国之大事,自然是要朝堂三公来布置。

    “诺,大王。”太尉紧张的神情顿时舒展了下来,作为一代老臣,深知只有正式继承大统,大王才能名正言顺的管理朝堂一事。

    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而现在听到此话,他这才放宽了心,离开了大帐,回去筹备继位大典一事。

    “即位…”看着太尉离去的背影,秦曌内心叹了叹气,一旦正式继承大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

    “你不想继承王位?”一旁安静吃瓜果的武瑶,似看见了他内心想法,随即有此一问。

    秦曌眼眸思索了下,回应了一句:“是也不是。”

    “嗯?”武瑶美眸一闪。

    她不解,但也没有过问。觅忘尘的大秦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