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红楼在线阅读 - 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行漫记(中)

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行漫记(中)

    五月底,金陵城中忽而下起暴雨。雨滴如帘,垂落在天地间。秦淮河畔,烟雨凄迷。

    武定桥上无人。一艘精美的乌篷小船,徐徐的从桥洞中穿过。尖尖的船头,流线型的船身,缓缓的露出来。

    船中传来一个柔和的女子声音:“姑娘,雨太大了。别下去吧。看看就好。”

    “嗯。”黛玉轻轻的点头,眺望着雨帘中的和安街,那座宅院,承载着她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雍治十二年,金陵的那段日子啊!深深的铭刻在她的记忆中。

    而此时,环哥已经远去西域。宝姐姐亦相思成疾,缠绵病榻。她心中闷闷的。出来散心。不意遇到暴雨。

    “哎…!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这嗟呀的感叹声,并非林黛玉的叹声。而是她养的那只鹦鹉。鹦鹉学舌,和林妹妹素日的感叹声,竟然差别不大。雪雁提着鹦鹉的笼子,掩嘴噗嗤笑道:“姑娘,你看它…”

    紫鹃手里端着茶碗,侍奉在一旁,嘴角微微扬起。

    黛玉虽然成婚。那场御赐的婚礼,天下瞩目!但她房中的丫鬟们都还没有改口。还是称她为“姑娘”。

    苏诗诗禁不住莞尔一笑。气氛是伤感、遣怀。但鹦鹉这么一闹,她亦笑出声。明眸落在穿着一袭青衫的黛玉身上。十七岁的黛玉,出落的极其美丽。静坐时如娇花照月。自有一股灵秀的才气点缀着她身上带着江南烟雨般的妩媚、风流的风姿。

    世外仙姝寂寞林!

    苏诗诗已经是绝美的美人,大眼睛,雪白的肌肤,窈窕的身姿,气质清丽娴静。但此时自感比黛玉还要逊色半筹。伸手指着窗外,介绍道:“林姐姐,我当日便是住在武定桥对面。”

    她曾在金陵住了两年多,等着贾环前来找她。和黛玉的感情之路不同,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

    黛玉同样给鹦鹉逗的展颜一笑,刹那间如同清泉涌出,幽静宜人,美丽无端。她本是“愁绪满怀无释处”,此刻稍解,细声道:“难为你了。”声若清萧,悦耳动听。

    说话间,精美的乌篷小船缓缓的驶过,逐渐的消失在雨幕中。

    …

    …

    江南的烟雨,北地如何得知?

    如贾环所料,他和沈迁的书信送至京中,三日后便收到回信。信使往返,可驿站换马,速度较快。兵部尚书孟何同意沈迁以兵部主事的身份前往西域军中效力。

    而沈家的太太无法将沈迁从保定府绑回京中,派了沈府中最后剩余的20名家将到沈迁身边,保护他的周全。

    保定城外,小小的驿站,如同一颗麦穗点在平原上。天际边,袅袅炊烟升起。淡淡的夜色在略显空旷的平原中弥漫开来。

    在这北方的夏季傍晚风景画中,贾环驻马在小山坡上,眺望着南方。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思念!

    伴随着京中的消息传来的,还有自金陵而来的家信。烽火连三月,家书值万金。在前往西域的旅途中,收到家信,他如何不高兴?然而,信中的内容却让他升起忧思。

    林妹妹替宝姐姐代笔的家信中写道:她近日思念成疾!江南距离北地千里之遥,这封信是四月底写的。辗转到他手中。已经一个月过去,宝姐姐病好些了吗?她在病中,谁在为她煎药?可又瘦了些?

    他妻妾不少。但于国朝的士大夫来说,并不算多。要说她们每一个人在他心中的份量都是相同,那是骗人的假话。宝钗在他心中,份量很重。wap..OrG

    他如何能忘记那个雨后的黄昏,她那明丽娴雅的微笑;他如何能忘记她戏虐的和他射覆;他如何能忘记婚后平淡、真切、相伴的日常生活…,这一切的种种,在他心中浮起,仿佛星空闪耀的繁星。一颗一颗…

    贾环在小山坡上驻马许久。身后,黄副千总带着十几骑等候着。半里远的驿站中,沈迁、家将们正在准备启程。张四水打马前来,低声道:“子玉,我们可以走了!”

    “嗯。”贾环不舍的看了南方一眼,调转马头,扬鞭抽着胯下的骏马,“驾!”纵马前行,追上大队。

    雍治十八年五月末,于保定城外,得内子病中札:

    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飞鸿呼偶音常苦,栖凤将雏瘦可怜。

    梦远枕偏云叶髻,寄愁买贵雁头笺。开缄泪涴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

    …

    五月底,贾环、沈迁、张四水、黄观等人还在保定府。庞泽随着胡炽、胡族侄等人先行一步。一路上同样是快马加鞭,赶往西域。

    而此时,齐驰所率领的西征大军早就进入河西走廊。

    贾环落后胡炽一行三日的行程,一直都没有追上。众人一路迤逦向西,换马前行。信使往返,前线的消息不断的传来。在枯燥、繁忙的旅途中,时间飞快的流逝。

    六月中旬,贾环一行,行程数千里,在长安城中,和胡炽等人汇合。此时,长安城中已充满秋季的气息。

    胡炽坐镇长安,安排将随军携带的日升昌银票通兑银钱——这在京中,早就和晋商财团谈好。并购买米面、草料、食盐等军需物资,安排转运至敦煌。

    河西走廊夹在祁连山、北山之间。仿佛一条古道穿梭在祁连山麓和冲积的平原上。全长两三千里。粮食转运损耗很大。好在雍治十四年,朝廷大军征讨西域,官道修缮一下,时隔四年,依旧可以使用。

    贾环和胡炽见面后,作出决定,连夜带人赶往嘉峪关,在此设立物资中转点。

    嘉峪关地势险要,背靠黑山,南临祁连。连陲锁钥,卡在河西走廊的最后一处隘口中,被称为河西咽喉。这里曾是明朝西北重镇,沿丝路前行六百多里,即是西征大军此行的终点,亦是起点:敦煌。

    河西走廊到西北部,已全是荒漠。边塞之外,戈壁滩随处可见。到处是光秃秃的沙地。只有稀疏的各种沙漠植物:胡杨、红柳等。而敦煌、瓜州,是戈壁滩中有名的大绿洲。所以能建立城镇,汇聚百姓、物产。

    此时,前线的消息早就传到长安城中。雍治十八年春,大周西域总兵,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继会战失败后,兵败龟兹城。至此,拔野古部大军威振西域全境,各地纷纷叛乱,大周丧师失地!安西四镇尽失!

    但,西域参将苗骐接应了自龟兹撤下来的周军和文官们,积极联络周围的吐谷浑部,打退了拔野古部的先锋,维持住敦煌、瓜州一线的局面。守到夏末齐驰率西征大军来援。

    秋高气爽,马骠正肥。前线大战将起!“消化”了三个多月时间的拔野古部,重新纠集胡骑,准备一鼓作气占领西域全境。将周军赶回到嘉峪关。从而在西域,漠北与察哈尔、仆骨、喀尔喀等部族争夺霸权。

    在这样的局势下,贾环一行八十多人,于七月中旬抵达嘉峪关。随行的是一批粮车。西域总督齐驰麾下的核心幕僚曾季高早在嘉峪关中,等候多时。

    漫漫的小雨浸润在天地间。天气渐凉。雄伟的关城卡在咽喉要道中。雄关屹立!贾环等人骑着在马上,各自带着斗笠,缓缓的走在官道上。队伍蜿蜒。斜斜的小雨将众人的衣衫打湿小半。

    关城上,守城的士卒拿着长枪树立,眺望着这支进城的队伍。自安西四镇丢失以来,商旅断绝。本来自海贸兴起后,丝路便逐渐的没落。商旅不多。而西域战乱更是令这里商业环境雪上加霜。这时来嘉峪关的队伍,只能是军中的运粮队伍。

    城门口处,此地的守将商游击和曾季高带着五六名亲随迎着。九悟的奋斗在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