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陛下因何造反在线阅读 - 第610章 迁都和重建朝廷之议

第610章 迁都和重建朝廷之议

    “兵部尚书江南总督洪承畴,守城有功,加少保太子太保衔,特许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南京兵部尚书兼练兵协理袁可立,先有整顿淮盐之功,又辅助朕筹划军事,立下不小功勋,加太子太傅衔,许荫一子为尚宝丞。”

    “平北侯张世泽,先有平定河南红巾之功,又奉命前来江南,在对反贼作战中屡立战功,加左都督之职,赏银千两。”

    “福建总兵李彦直,率部击破反贼水师,又在南京之战中立下大功,下旨,封其靖海伯,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福建水师参将李定国,率部和反贼作战中屡立战功,升其为讨逆总兵官之职!”

    “游击将军刘文秀.......,升为副将。”

    朱由检边想边说,说着对众手下的封赏。

    南京之战结束,监军和宣抚官们也把战场战功核计清楚,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所谓赏不逾时,不及时封赏的话必然会让手下将士埋怨。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此战的最大功臣当属洪承畴,其以四千兵力应当二十万贼军,守住了南京内城,坚持达一个月之久,功劳很大。不过洪承畴本身已经做到了兵部尚书,前不久又加了东阁大学士衔,官职已经升得差不多了,只能给其加三公三孤这样的荣衔。

    袁可立和洪承畴也差不多,南京兵部尚书的地位虽然不如洪承畴,但品级完全一样。不过和有当丞相野心的洪承畴不同,袁可立年过七旬,在政治上已经没多少野心。

    武将中立功最大的当属李彦直,芜湖、和南京外两场长江水战,把反贼水师直接击溃,控制了长江江道,从而保证了南京城不会被反贼围死,其后更带领手下水师上岸,向着外城的反贼发动反击,攻下反贼炮台和三大营,并攻下了外城江东门等六座城门,所立功劳很大,故朱由检决定封其为伯爵以酬其功。

    至于张世泽,立下的功劳也不小,先有河南战场击败招抚红巾军,又不远千里前来增援。不过其已经被封为侯爵,爵位短时间内没法再往上升,只能给其加都督衔。

    其次便是李定国,其有攻破芜湖之功,又在芜湖袭击反贼大营,然后一路袭扰,屡破强敌,为洪承畴赢得了筹备守城时间,然后奉命回镇江操练农兵,其后又率部攻下句容,在秣陵关擒下反贼统帅袁崇焕,立下的功劳着实不小。不过其终归太过年轻,现在就封爵的话不太合适,朱由检便决定只升他的官职。不到二十岁的总兵官,在整个大明也算是独一份。从此以后李定国便可以独自带兵负责一方。

    至于刘文秀罗凤才诸将,也皆有封赏。整个作战中凡是立下战功的官兵,尽皆升官晋级。光是参将副将就封了一大堆。好在马上就要成立江南禁卫新军,有的是位置安置这些升官的将士。

    朱由检缓缓说着,柳如是则端坐一旁,提笔飞快的纪律着朱由检的话,不久后这些话会被润色写成封赏圣旨。

    升官赏银,自然皆大欢喜,整个南京上下一片欢腾。

    洪承畴来到行宫,向朱由检请示要不要修缮一下南京皇宫。

    “南京皇宫?修缮起来工程量是不是太大,朕再过几个月就要返回北京,没必要动此工程吧?”朱由检皱眉道。

    “皇宫各大殿虽然荒废,但地基主体仍在,只需要一些木料瓦片而已,臣巡视过南京仓库,在西城仓中看到过很多黄瓦,是修缮皇宫留下来的,一直没有用,故现在只需要一些木料而已。至于所需人工,现在南京内外正好有数万壮丁以工代赈,他们最近正好没事,闲着也是闲着。”洪承畴解释道。

    “木料这些从哪里来?”朱由检皱眉道。修缮皇宫却是应该,南京毕竟是两京之一,自己以后少不了还会南巡,修缮好了起码有住的地方。但就是太过麻烦,现在这时候,朱由检不愿劳民伤财。

    “最近不是抄了好多勋贵家吗,很多勋贵府邸太过豪华,留下了没什么用,倒不如拆了他们府邸,用来整修皇宫,所以陛下放心,材料之类根本不缺。”洪承畴解释道。

    此次南京城内的勋贵倒了大霉,除了少数几家,剩下的都被连根拔起,除爵抄家。他们的府邸连同别院之类,足有上百座之多,都是堪称园林的存在,特别是魏国公府,其豪奢远超北京紫禁城。

    这些府邸留着都没什么用,倒不如把其主要建筑拆了用以修缮皇宫,其实光是魏国公府,扒掉的材料便足以修缮大半个皇宫了。

    朱由检仔细想了想,觉得洪承畴说的还是很有道理。既然不是劳民伤财,那么修缮一下皇宫也未尝不可。可是?朱由检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洪承畴身为江南总督,管的除了南京城还有南直隶所属江南各府,每天的事情那么多,怎么会有闲心关注修缮皇宫这样的事情?

    而且洪承畴虽然骨头有些软,但走的却是能臣官吏的人设而不是佞臣,自然不会为了取媚自己为建议修缮皇宫。

    “爱卿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不妨如是说来。”朱由检不想费劲猜测下去,径自问道。

    “陛下圣明。”洪承畴恭维了一声,然后缓缓道,“陛下应该已经发现,这些年来北方连年干旱,天气越来越冷,经济距离南方越来越远。眼下整个大明的最富庶的地方便是江南,赋税人口都远超北方。

    太祖立国之时,本就是定了南京为国都,成祖封藩北京,加上北京是边防所在,为了抵抗蒙古人,才做出了天子守国门的决定,把都城迁到北京。

    而眼下建奴远遁,蒙古人归附,再加上我禁卫军强大无比,边防已经没有以往那么艰难。北京城毕竟太过靠北,远离大明中心,每年光是往北方运送漕粮和各种物资,便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既如此,何不把都城迁回南京?”

    迁都南京?朱由检非常震惊的看着洪承畴,他万万没有想到,洪承畴在这个时候竟然提出了迁都这个想法。

    “陛下,臣之所以提议迁都,还有另外一个思量。北京城虽然经过清理,但各种关系仍然盘根错节,勋贵们武官们的势力还是很强大,而整个朝廷中的文官,大部分也都心思莫测。咱们在江南悍然对士绅阶层下手,宣布均田令,把士绅地主们的田地夺了分给无地百姓,触犯的便是朝廷所有文官们的利益。

    陛下远在江南,朝廷官员对此根本无可奈何。但若是返回北京城,势必还要面对这些文官。”洪承畴继续道。

    朱由检想起这些时日,无数被送到江南的朝廷官员奏疏,大部分都是劝谏自己不要均田的。

    “朕会怕他们?”朱由检冷笑道。身为皇帝至尊,手中又握有强大的军队,朱由检岂会害怕一群除了会吵吵其他都不会的文官?

    “陛下自然不怕他们。但陛下想好如何面对他们没有?”洪承畴问道。

    “......”朱由检愣了。这个他还真没想过。

    自南巡以来,他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在山东对付德王鲁王,进行宗藩改革,还是分田审判山东地主,从来都没有征询过北京朝廷。扬州整顿盐政,江东均田释奴,所做的一桩桩事情,都和大明祖制相违背,都颠覆了大明的旧制,可以说朱由检最近这些时日的所有作为,都是在颠覆旧有的制度。也就他是皇帝,换个人做的话,都是绝对无可争议的造反!

    朱由检也是造反,不过确实造自己的反,造朝廷的反。如此,和朝廷其实已经是决裂,已经分道扬镳。

    “陛下,咱们这数个月来的作为,都没有通过朝廷,相比朝廷大臣们也都是不认同的,咱们做的所有事情,也都没有通过北京朝廷的手。既然如此,还要北京朝廷何用?”洪承畴继续道。

    还要北京朝廷何用?朱由检再次愣住了。这是建议自己直接抛弃北京朝廷吗?

    “陛下,咱们现在所采取的制度和以往已经绝然不同,旧日制度根本已经不再适合,旧日官制也应该进行修整。若是再回北京的话,就必须面对北京朝廷,只能在北京朝廷上进行改革。到时必然会遇到极大阻力。而且朝中官员,和咱们志不同道不合,还让他们继续呆在位置上又有什么用处?倒不如把一切都推倒重来,在南京组建新的朝廷。”洪承畴侃侃而谈,说着自己的谋划。

    朱由检仔细听着,脑子迅速思考着,不得不承认洪承畴说的非常有道理。到了现在,整个北京朝廷和自己要做的事情格格不入,再留着他们其实也没多大意思。

    逼着一群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甚至对自己心怀怨恨的臣子,为自己继续做事,更是没有什么意思。倒真不如重新组建新的朝廷。

    但是......

    内阁,六部,三寺,两院,外朝内朝,整个朝廷就如同一台复杂的机器,有上千官员数万吏员构成,以内阁为首六部为辅,管理着整个庞大的帝国。

    整个朝廷到了现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磨合,在规章制度方面其实已经非常繁杂。这些制度破坏起来很容易,也许只需要一把火便可以全部焚毁,但是重新建立一种制度却非常之难。朱由检虽然很想重建一个崭新的大明,但到现在还没有做好完全取代旧有制度的准备,只是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一步步去做,并没有想过一下子全部推倒重来。

    不能不说,洪承畴的提议太过大胆。听起来好像很美,施行起来恐怕会有很多困难。

    当然,朱由检也清楚洪承畴的心思。要是在南京城重建朝廷的话,整个朝廷自然要以他为首,论资历洪承畴是第一个“投效”朱由检的高官,论能力也是上上之选,武能统兵杀敌击败蒙古人,文能经略一方,论资历论能力做个首辅完全没有问题。恐怕不止是首辅,洪承畴还想着自己曾经许诺的丞相一职吧!而唯一能和洪承畴相争的只有远在开封的温体仁,不过要是完全抛弃北京朝廷的话,温体仁旧日的官职人脉就全废了,再加上功劳不如洪承畴,在和洪承畴竞争丞相中已经落了下风。

    “在南京组建新的朝廷说起来容易,坐起来恐怕非常麻烦。首先一点,需要的官员从哪里来?”朱由检忍住了诱惑,缓缓问道。

    “科学院,商贸学校毕业生,这数年来,陛下用的那些人都已经成长了起来,是该让他们挑起大梁了。”洪承畴建议道。

    从刚登基时天启七年筹建皇家科学院和商贸学校,到现在已经五年时间,科学院和商贸学校却是培养了不少人才,这些人或者在皇家商贸商行及海贸商行任职,或者在陕北山东宣大辽东做官吏管理地方。洪承畴便是建议从这些人中挑选朝廷官员人选。

    “他们资历不足,用以地方可以,进入朝廷恐怕力有不及吧?”朱由检皱眉道。

    皇家科学院和商贸学校的那些毕业生,大都出身普通人家,论能力也大都只是中人之姿,并无太多出挑的人才。让他们在朝廷中任职,朱由检很难想象会是什么结果。

    “他们虽然历练不足,但还是能做事的,最重要的是对陛下绝对忠心。”

    洪承畴看出了朱由检的担忧,便解释道,“其实朝廷很多事情普通人都能做,不需要那么多聪明人。”

    朝堂的运转,看起来是那些尚书侍郎们在维持,其实实际做事负责具体工作的是各衙门的吏员,各种实际的琐碎的事情都是由他们做,只要这些基层吏员在,各个衙门的运转便无问题。万历年间,因为万历的怠政一段时间连各衙门缺的官员都不愿选拔委任,以至于朝堂缺了一小半官员,但朝廷仍然在运转,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这个再说吧,容朕考虑考虑。”事情太大,朱由检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ps:这个月的假全用完了,接下来要为全勤而拼搏。任国成的陛下因何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