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妃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绝境求生崇祯帝在线阅读 - 第241章 密通铁路必须赶在封冻之前全线通车!

第241章 密通铁路必须赶在封冻之前全线通车!

    “你们觉得、在宣化再开一榷场,生意好不好做?有无必要?”转了一圈古北榷场后,朱由检生出了一个想法,只有这一个榷场,似乎满足不了需求。某种意义上说,榷场这边的利润比天津港更大。像榷场发卖南货的贸易,啥都不用做,只提供个场地,就能收百分之十的税,这过水面吃的舒服啊。不用控制南方、南方大量的物产和生产力,就天然的成了经济腹地,能不舒服?据海关署估算,今年榷场光南货贸易这一块,就有可能收上来六十到八十万关税。

    “宣化一代历来有做边贸的传统,按道理来说开了榷场生意不难做。然微臣觉得,宣化开榷场现下可能不好做生意。”

    “这是为何?”

    “商人们很可能不愿意走宣化出关,他们更愿意走密云古北这条路。因为从天津港进了货,走水运到通州,转为马车他们将货运到古北口卖了货,返程的时候再到密云的厂务区进货运到天津,一来一回赚的双利不用跑空趟。甚至他们还能在口外拉羊毛到厂务区,赚三份利。若是走宣化、利就没这么大了。等以后铁路修通后,情况会更甚。”

    被榷场的官员这么一分析,朱由检才发现自己当初将厂务区设在密云简直是明智之极。居然无意中促成了一条,黄金贸易线。将边贸、生产、海贸连成一线,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皇帝当初设密云厂务区的时候,就有这样高瞻远瞩的见识,简直是高的不得了。

    “这样吧!先在宣化一带开一个小型榷场,看看行情,再论是否扩大规模。宣化那边铁路以后也会连通过去,情况会变好。”还是得在宣化也开个榷场,只有一个榷场口输出通道有些太单一了!

    “榷场、港口,除了靠收税赚钱外,还有不少赚钱的路子,比如出租仓库、交易场所,提供装卸、买卖消息中介等,这些事做好了很可能赚的要比关税还多。顾此朕决定由朝廷户部、宫中、还有当地官衙共同成立榷场、港口管理公司,将口岸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与关税之事分开,海关署只负责收税、查税。这个公司不是正式的官衙、严格来说与宫中办的厂务一样,要自负盈亏,赚的钱缴一成国税,剩下的盈利则户部、宫中、当地官衙平分。”

    “陛下、管理公司的官员由谁派?”跟在旁边陪同视察的户部尚书傅淑训一听到这事,连忙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榷场、港口如此繁盛这个公司肯定会赚钱。当然若是主官由户部把控,那就更好了。

    “三家共同组成理事会,推选出主理人,组成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是责任制,经营不善就换人,试用期为一年,总任期为三年,三年后重新推选。管理公司既要有经营业绩考核、还不能盘剥往来商人,将衙门习气带到这里,他们是为商人服务的。朕会随时派人来明察暗访,若是发现问题,整个管理机构一体问责,从重从严处罚,绝不姑息养奸。”

    成立管理机构不难,但这种垄断经营的场所,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贪腐腐化现象。防止出现这类现象,只能通过反复监察来解决,除此之外再难想出别的方式。

    目前虽然各方面的监管一再加强,可朱由检知道贪腐的土壤和空间一直存在,并没有得到遏制。他准备在度过这段缓冲期以后,开展一场大规模的运动式清政活动。从上到下,来一场真正的大清扫,集中清理出一批蛀虫。在官本位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也就运动式的清扫活动能起作用。所谓的建制度来防腐,肯定靠不住。在防腐制度上,大明其实已经相当完善了,然而有毛用,官场还是腐化的不成样子。

    让口岸场所的经营与海关分离出来,是为了让海关的业务相对独立一些,有一定的防腐效果,但也不完全是为了防腐。将一部分利益分润给当地官府,才是目的,不然口岸贸易搞的再热闹,当地官府没法获得利益,他们对搞活口岸经济就不积极。

    谷圂不能忽视地方官府在搞活经济中的作用,人力、土地、道路包括资源还是在地方官府手中,他们参与感强了,掣肘也就小了。

    视察完古北榷场后,朱由检一行启驾返程,中间在密云铁路的修建现场,朱由检专门带着周延儒等人体验乘坐了一段已经修好的铁路。感受一下舒适性,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

    “铁路质量、是朕最关心的。目前来说,大明修好的每一里铁路,朕都会亲自来检验,要是发现问题,从监理司衙门、到具体的施工方,一体追责、杀头都是轻罪。朕不管他是皇亲国戚还重臣勋贵,绝不姑息。这段铁路是嘉定伯修的路基、到时候就将嘉定伯和相关人等刻碑树在路旁,一旦出了问题,也好追查。”

    周奎父子此时就在视察现场,当着他们的面,朱由检直接说出了威胁言语,警告他们不要视工程质量为儿戏。让这些亲贵来修铁路,也有个好处,出了问题他们跑不了,相当于有担保。不然随便的民间施工队来修,还得缴保证金,反倒生出了不少麻烦事。

    “太师,乘坐铁路马车之后,观感如何?”

    “平稳、速度也挺快,在铁道上奔跑的马车,用同样的马匹拉运的货物应该要比普通道路上多出不少,如此来看铁路确实能算是国之利器了。密云到通州不到两百里的距离,按铁路上马车的行使速度,一天不到就能走一趟,若是催的紧,带点夜路,一天跑个来回都没问题。老臣看这平常的马车,拉十个兵难度不大,如此一来不光调运货方便、调兵也方便啊!大军驻在通州,一旦边关有事,一日之内即可调数千乃至上万兵马到密云,鞑虏之祸将因之而减轻不少。要不是修铁路成本太大,老臣都觉得应该在各地大修铁路,这就相当于在陆地上建运河啊。”

    亲身体验后,周延儒对铁路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他总觉得修铁路是在乱花钱,现在他的思想转变了。至少他觉得从通州往密云、宣化、以及山海关修铁路是相当有必要的。只要这几条铁路一修通,京畿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十万大军可以随时调整布置,不怕满清等北部边境的敌人仗着骑兵机动优势随意冲关。

    “太师能有此见,朕心甚慰!密云到通州的铁路,务必要在今年封冻之时建成,其它几条铁路也要在两三年内建成投用,这事朝中诸臣必须要重视。”

    密云到通州的路基已经基本建好,现在就是铺铁道的事,赶在冬天将铁道铺好,应该能实现。也就一百公里的一段小铁路,用近两年时间完工,施工速度其实慢的像蜗牛一样!小波不停的绝境求生崇祯帝